环球

发布时间:2019-07-26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版)     作者:何乐    
 

 

习近平访朝,谱写中朝友谊新篇

6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应朝鲜劳动党委员长、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的邀请,对朝鲜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在多个场合进行了友好、坦诚、深入的交流,就谱写中朝友谊新篇、维护半岛和平稳定达成重要共识。此访恰逢中朝建交70周年的历史节点,令中朝传统友谊焕发新生命力,更引领各方为推动半岛对话注入新动力。

 

美朝领导人板门店握手

63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板门店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会面,随后跨过军事分界线,成为朝鲜停战协定签署以来首位踏上朝鲜国土的美国在任总统。而后,两人一起走到韩方境内,与韩国总统文在寅举行三方会面。外界评价此次会面具有重要象征意义,释放出积极信号,有助于打破朝美对话僵局,推动半岛问题的政治解决进程,但美朝双方建立真正的互信还面临诸多挑战。

 

欧盟新领导层人选名单艰难出炉

经过激烈博弈,欧盟28国领导人就欧盟下届领导职位人选达成一致。来自意大利的欧洲议会议员大卫·萨索利当选欧洲议会新一届议长;德国国防部长乌尔苏拉·冯德莱恩担任下届欧盟委员会主席;比利时首相夏尔·米歇尔担任下届欧洲理事会主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担任下任欧洲中央银行行长。分析人士指出,新领导层人选名单看似平衡,但欧盟内部不乏反对之声,面对内部丛生的矛盾和分歧,新一届欧盟领导团队任重道远。

 

伊朗打出核反制牌

77日,伊朗宣布将突破伊核协议规定的浓缩铀丰度上限,作为对美国极限施压的回应,由此引发的地区紧张局势引起国际社会担忧。自美国5月宣布全面禁止伊朗原油出口以来,海湾地区已发生多艘油轮遇袭、沙特重要设施频遭袭扰、伊拉克油田遭导弹袭击等事件,中东地区俨然成为一触即发的火药桶。国际社会普遍呼吁各方保持克制,回到协商对话的轨道,避免矛盾升级。

 

G20大阪峰会召开

628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在日本大阪召开。与会领导人就全球经济、贸易与投资、创新、环境与能源、就业、女性赋权、发展以及健康等议题展开讨论。为期两天的峰会通过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大阪峰会宣言》,表明G20致力于实现自由、公平、非歧视性、透明、可预见、稳定的贸易和投资环境。但是,本届峰会依然未能将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写进首脑宣言。

 

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55

第四十三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和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55处,和意大利并列世界第一。位于江苏盐城的黄(渤)海候鸟栖息地填补了中国滨海湿地类型遗产空白,成为全球第二块潮间带湿地遗产。位于杭州市郊的良渚古城遗址,作为有着5300年历史以水稻种植为经济基础的中国早期城市文明的代表,其成功申遗意味着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得到广泛国际认可,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保护和传承中华文明有着重要意义。


全球数字经济治理在分歧中起步

628日,在G20大阪峰会期间举行的领导人数字经济特别会议上,《大阪数字经济宣言》(下称《宣言》)获得绝大多数参会国签署并发布。该宣言旨在促进数字经济,尤为关注数据流动和电子商务国际规则制定,推动全球数字经济治理进入大阪轨道

如今,数字技术已经划时代地从根本上把人与人、人与物的互联、物与物的互联进行了全面的定义,把人类社会推进了一个全面互联的时代。在世界经济领域,数字化所带来的生产力和创新机遇促进了可持续且包容的经济增长,而数字经济的崛起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体量的爆发式增长,更是体系格局的深度重构。

数字经济引导着新的经济全球化,也必然面临着全球治理的需求。眼下,鉴于数据的自由流动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如个人隐私、数据保护、知识产权及安全问题,一些国家和组织已颁布监管措施,试图让经济数字化这一创新发展新动能在自由发展与过度监控之间找到平衡。例如,欧盟在2018年出台《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但在全球范围内推进统一标准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的难度更大。

数字经济是今年G20大阪峰会主办国日本积极谋划的主要议题之一。年初,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出席达沃斯论坛时就提出,当今世界经济的引擎已经从燃油发动机变成数字经济,监管行动宜早不宜迟。日本积极推动数字贸易非正式多边谈判的这一举动被外界解读为日本想借本次峰会制定出指导今后数字经济发展的大阪原则,以谋求全球数字经济规则制定主导权。

然而,《宣言》未能如其所愿,且难掩各国分歧。《宣言》最终文本并没有将日本此前积极倡导的对数字企业征税问题制定统一规则和标准写入,而采用的是更为宽泛、模糊的概念来阐述宣言构想,如自由”“信赖。与此同时,各国也在宣言声明中加强自身利益表述,体现各国立场存在差异。其中,美国提出要确保数据自由流动,反对数据本地化。而数据本地储存正是当下很多发展中国家借以构建本国数据基础设施的关键,这对于其是否能公平地参与到全球数字经济领域进而获取数字红利、弥合数字鸿沟、加强对网络空间主权的掌控而言十分重要。因此,一些发展中国家以破坏世贸组织达成基于共识的决定的核心原则为由没有签署该《宣言》,实则出于担忧国际规则会剥夺本国实现数字工业化的政策空间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目前要求企业采取数据本地化存储的措施,但依然积极签署《宣言》,体现了中国保持市场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互利互惠的大国姿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此次数字经济特别会议并应邀第一位讲话,强调要营造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市场环境,不能关起门来搞发展,更不能人为干扰市场;要共同完善数据治理规则,确保数据的安全有序利用;要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要提升数字经济包容性,弥合数字鸿沟。

(砳之整理)  责任编辑:何乐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