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企业家交流沟通,除了评估和展望生产经营的走向和趋势外,他们在不经意之间也会流露出些许烦恼与无奈,其中之一可称之为一些企业的“甜蜜负担”。而之所以界定为“一些企业”,因为并非事涉大多数,仅发生在被人们视之为“成功企业”的身上。
“甜蜜负担”中的“甜蜜”,是指被众多的“好事”缠身,如时常会有领导想着、念着“光顾”作调研,行政机关会时常安排一些参观、经验交流之类的推介,被召集参加提交意见建议的机会或座谈会的概率较多,被服务的机会不少,各类问卷调查“搭脉博”……与更多的中小微企业翘首以盼、但苦于无途径、无机会相比,真的可谓是“甜蜜如汁”。而所谓的“负担”,一方面是短时间、多批次、轮着来,花费了企业很多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另一方面是企业反映生产经营面临的问题,除正好是对口部门能指点、解决一二的外,更多的只是收集后带回去,向有关部门反映,让政府了解,其实类似融资难与贵、招工难等问题属老生常谈,彼此都心知肚明,但企业仍需一次又一次地反映,虽不胜其烦其扰,有的哪怕是“走过场”,也须“顶着石臼做戏”,不敢开罪,只能先“尝”着“甜蜜”,再自我化解“负担”。
其实,问计于企、问需于企,在政企之间,无论选用何种形式内容的互动或“紧密和亲密无间的接触”,双方无不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好的,可能欠缺的是方法的变化、时间的安排、内容的统筹等,这恐怕也是冠之以“甜蜜负担”的缘由,换个角度说,也为行政机关更好地开展政务服务打开了一扇“窗”。
好事办好。调查研究也好,推介经验也罢,抑或是充分听取企业改进政务服务的意见建议,作为加强政企良性互动合作的方法,都是在行好心、做好事,需要体现和落实的就是要把好事做好,要整合好同一部门内部的不同条线职能、整合好同一层次不同部门的服务职能,以企业发展和服务需求为导向:一是预约服务,“打”有准备之“仗”,不搞“突然袭击”;二是综合服务,条线与条线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互相多通气协调,归并归类,避免各自为政的轮番“密集轰炸”;三是精准服务,针对需求和问题,精准施策,分类解决,不做样子不走秀,体现解决问题的导向和方向。
实事办实。既解决问题,又不添负担,为更好更实地服务发展、服务企业,在借助“+互联网”和“互联网+”方面,各地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一张网”的办事模式。那可不可以稍作延伸与扩展,建立起汇集企业问题反映和合理诉求的“一张网”呢?囊括同一层面的所有行政机关,将源代码开放给企业(市场主体),体现另一种“信息跑路”。一个企业反映的一个问题与诉求,推而广之到一类、一批企业,从中以小见大、以少见多,从个别反映解决到近似于普惠,应该可以成为办实的实事一件。
贴近实际。如今政企互动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啥?恐怕非不平衡(不公平)莫属,存在着“抓大”(如“甜蜜负担”的大企业、好企业)而“放小”“弃小”,个别、少数企业时常有“甜蜜负担”的“权利”,绝大多数的中小微企业面临着有需求、少顾及、难满足的边缘化窘境。问需于企,关键是企业的需求,或许更多地贴近他们的实际,政务服务、政企互动会有出乎意料之功效,更何况中小微企业在企业数量、吸纳就业、贡献税收、创新创造诸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群体,是政务服务、政企互动必须贴近的实际。
(作者系无锡市市场监管局调研员)
责任编辑:朱瑾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