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厚植产业与市场空间

发布时间:2024-05-23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王 松    

20242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聚焦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议题。313日,国务院正式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标志着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政策正式启动。随即,江苏、浙江、上海、天津、山东等省市出台各自的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配套政策规划和保障。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不是一个孤立的产业动作,而是关乎新质生产力培育的重要政策支撑,大规模设备更新为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提供先进物质载体,消费品以旧换新为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提供强大市场牵引,二者联合助推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推动新型工业化,厚植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土壤

推动工业高端化发展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工业高端化已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发展趋势,也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积极推动工业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一是推动现有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研发和设计能力提升,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二是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瞄准全球科技前沿,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高端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加强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环境构建,培养一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和创新潜能,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推动工业数智化改造加快推进设备联网和生产环节数字化改造,创建一批智能制造车间、智能制造工厂以及具有智能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联通先进标准的示范企业,促进工业互联网建设和广泛应用。一是建立智能化的生产制造系统。通过引入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以及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二是构建数字化的供应链和智能化的物流系统。通过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供应链管理,实现供需匹配、精准配送,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推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和优化升级。三是加强产业协同和创新合作。积极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共赢,构建开放共享的数字化生态系统,共同推动产业数字化向更高水平发展。

推动工业绿色化转型优化产业结构,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产能,转向更环保、更高效的生产模式。加强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等绿色技术研发创新,促进绿色低碳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推广应用,提升重点行业用能设备能效水平,以节能降碳、超低排放为方向,推动能源装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分类分级推动企业环保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进一步提高绿色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激发企业绿色化转型的内生动力。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环保技术和绿色治理经验,助力我国工业绿色发展。

推进设施升级换代,筑牢新质生产力的基石

推进基础设施升级换代建设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提升网络覆盖范围和质量;投资建设大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平台,提高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发展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包括算法研发、模型训练等所需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融合基础设施,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实现工业生产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加强车联网、智能信号灯等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效率和安全性。建设智能电网,实现电力供应的智能化管理。更新供暖、通风、保温、照明等建筑物能耗设施,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快推进公共交通工具电气化、低碳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建设城乡一体化交通、网络设施。

推进科研设施升级换代推动符合条件的高校、职业院校、研究所、独立实验室及其他科研机构更新置换先进教学、训练及科研设备。建设创新基础设施,支持科研机构和创新型企业加强科技研发基础设施建设,如实验室、大型实验设备、测试平台等。推动县域医疗卫生机构医学影像、放射治疗、远程诊疗、手术机器人等医疗装备配置添加和升级改造,提升县域居民医疗条件。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升科研设施的操作和维护水平。

以旧换新催化潜在需求,激活存量拓展空间

激活耐用品消费更新换代,稳固内需基本盘。国际发展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达到一定水平时,居民耐用品消费将主要由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2023年,我国耐用品消费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超过20%,是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耐用品诸如汽车、手机、家电、家装具有产品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链长等特征。激活耐用品消费更新换代需求,既能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也是推动相关产业升级的关键动力。为此,一是要加大换新补贴力度,降低居民更新换代成本;二是要推动消费品行业供给端升级发展,为居民耐用品换代提供更多新选择;三是要完善废旧产品回收网络和加大废旧产品回收力度,提升居民将废旧耐用品进行回收的动力,例如广东、上海、天津等省市支持家电销售企业联合生产企业、回收企业开展以旧换新促销活动。

大力发展新型消费扩大内需驱动力新型消费,是指随着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社会变化而出现的新的消费模式和消费领域。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消费习惯的改变,电子商务、直播带货、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新型消费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扩大新型消费需要从科技创新、政策支持、消费理念培养等多方面入手。一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技术迭代升级,通过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进一步提升新型消费的品质和体验,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二是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在新型消费领域进行投资和创新;建立完善的法规和监管体系,确保新型消费市场健康发展,避免欺诈和不正当竞争问题。三是通过教育和宣传引导消费者树立绿色、低碳、智能的消费理念,鼓励消费者体验、参与新型消费,推动新型消费普及。

以政策支撑撬动市场内在驱动力,提升实际效能

加大财政和金融支持通过提供资金补贴或贷款担保等方式,鼓励企业更新设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推动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或补贴政策,吸引消费者将旧商品以合理价格出售,置换新产品,促进市场需求释放和消费升级。通过税收优惠等方式,引导企业积极开发以旧换新服务样态,拓展消费品更新换代的渠道和方式,提升以旧换新的吸引力和便捷度。

加强标准支撑加强对已有产品质量安全、节能环保、回收利用等国家标准的宣传和落地。支持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研究制订、修订相关行业领域的生产流程控制、产品质量、能耗控制、废旧产品回收再利用等地方标准、行业标准,为以旧换新提供参照标准支撑。

强化宣传引导广泛运用抖音、微信视频号、微博等新媒体和电商平台渠道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宣传力度。各地因地制宜制定适合本地企业更新需要和本地居民消费需求的宣传方案,充分做好政策解读,调动企业、居民积极性,营造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党校世界经济与政治教研部)

责任编辑:何乐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