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沿高地

发布时间:2024-08-26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崔荣国    

近年来,无锡高新区(新吴区)锚定奋力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目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区人均GDP位列全省县市区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省县市区第三,规上工业总产值全省城区第一,在无锡市高质量发展考核中勇夺六连冠,连续四年获评全省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区,跻身国家高新区排名第18位。当前,江苏正在奋力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无锡高新区(新吴区)有基础有条件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沿高地。

狠抓大产业、竞逐新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一是主导产业支撑有力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强区主导战略,纵深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强链补链延链工程,着力构建更具竞争力的6+2+X现代产业集群,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汽车零部件、新能源6大产业均突破千亿元级大关,其中,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全国1/9,物联网产业规模占全国1/10,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跻身国家前20强,集成电路获批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蝉联中国集成电路园区综合实力第二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55.1%77.7%二是未来产业集聚成势结合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深入实施未来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培养化合物半导体和先进封测、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5个主导型未来产业,深海空天、硅基光电等一批前沿性未来产业,量身定制配齐八个一,即一支专业的招商队伍、一份产业研究报告、一个产业政策、一批特色产业园、一个研究机构(平台)、一支投资基金、一个专家智库、一张产业链招商图谱,上半年累计招引未来产业项目113个、总投资97.45亿元,未来产业规模今年将突破700亿元。三是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把提速数字经济、加快数字化转型作为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的重要抓手,持续做强核心产业引领、夯实数字基础支撑、打造应用场景示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规模突破2832亿元、总量位居无锡市第一。深入推进智改数转网联人工智能+行动,累计拥有灯塔工厂2家、国家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3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3个,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连续两年位列全省县市区第一。

构建大科创,锻强新引擎,创新引领汇聚新动能。一是创新主体持续壮大优化实施从初创型科技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到高企全覆盖的新一轮倍增计划,建立健全雏鹰企业瞪羚企业准(潜在)独角兽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企业五级梯队培育机制,集聚高企1525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突破2500家,培育认定各类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682家次,其中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2家。今年以来,新增上市公司3家,累计拥有上市企业38家,其中科创板10家、居全国高新区前列,在全省高新区创新驱动综合评价中连续三年排名第二。二是创新平台不断升级建成投用北京大学长三角未来技术生命健康研究院、北京大学无锡EDA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学无锡科技创新研究院、江南大学无锡特殊食品与营养健康研究院,成功引进中国药科大学无锡创新研究院,累计集聚各类研究院所40余家,建成国家重大创新平台1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5%、达世界先进水平。三是创新生态更加完备深入实施一产一基金”“一园一基金,高效运行天使投资基金,探索产业基金+资本招商新模式,构建覆盖创投产业募投管退全流程的科技金融体系,全面擦亮高新金融谷品牌,累计集聚包括50亿元级规模国风投(无锡)生物科技基金在内的各类股权投资基金511家、注册规模超千亿元。设立全国首个百亿元级碳中和产业投资基金、无锡市首个投贷联动基金,获批全国首批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四是创新人才加速汇集围绕重点产业所需,优化飞凤人才1+X政策,开展高水平产业科创人才引进培育五大工程,出台攻克卡脖子技术人才配置特殊政策,加大卡脖子技术攻关人才支持力度,打响产业科技创新人才实训品牌知名度,产业创新人才总量超31万人,其中国家级专家172人、高层次人才5.8万人,国省市各级人才项目申报入选数持续保持无锡市第一,获批无锡首个、全省第三家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

完善大生态、激发新活力,全面深化改革塑造新优势。一是以强化改革通堵点一体推动特色化功能区、专业化国有企业、个性化招商机制改革落地,优化园街合一管理体制,实现六个街道两城四区功能区全覆盖。深入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形成五大集团十大公司发展格局。创新设立区政策研发中心、新质生产力研究中心,以及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产业促进中心,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组织体系、政策支持体系、产学研用转化体系。二是以优化环境破卡点聚力打造全省营商环境第一区,在全省率先实现工程建设项目从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用的全链审批服务。常态化落实区领导联系与服务专班机制,以政企早餐会、座谈会等形式,及时了解和回应企业发展诉求,持续擦亮无难事、悉心办营商环境金字招牌。全面加大人才服务力度,创新打造企业高管体检卡等服务名片三是以绿色发展增亮点创新发展碳市场、绿电市场,绿电交易、绿证交易、溯源认证、碳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建成全国首个市级绿电绿证服务站。以争创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基地为龙头,扎实推进无锡零碳科技产业园、施耐德绿色智慧产业园建设,获评国家绿色园区2家、国家绿色工厂12家、国家绿色供应链企业2家、国家绿色设计产品4个。

当好桥头堡、集聚新资源,对外开放水平实现新提升。一是区域联动进一步深化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密切与粤港澳、京津冀互动,高效运转无锡高新区(大湾区)创新中心、无锡高新区(长三角)创新中心、北京创新中心等异地创新中心。深度融入苏锡协同发展,推动无锡硕放机场打造全域型航空货运枢纽集群,共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二是平台优势进一步彰显围绕加快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节点,积极发挥无锡综合保税区平台优势、上港ICT(无锡)中心物流优势、中新中欧等国际合作园区优势,启动运营全省首条拉美航线、无锡首条洲际货运航线——墨西哥货运航线,先后获批集成电路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生物医药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等国家级开放平台。三是国际合作进一步拓展持续巩固欧美、日韩新等开放基本盘,不断拓展一带一路关键地区和北欧、非洲、中东等产业创新合作新空间,实体化运行日本、韩国、德国、新加坡4个海外商务创新交流中心,累计集聚外资企业1827家,68家世界500强企业累计投资128个项目,2023年全区实际使用外资达11.44亿美元、完成进出口总额3563.9亿元,占无锡总量的比重分别达到1/31/2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具体部署,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等重要任务,为以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打造全球有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为共同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系无锡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吴区委书记)

责任编辑:陈学科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