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细胞,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支撑,人才兴则企业兴,企业强则经济强。江苏省如东县坚持问需于企、放权于企,积极探索,锐意创新,立体推动企业人才机制改革,促进企业内涵式发展,有效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取得较好成效,具有实践价值和借鉴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全面部署了人才领域改革任务,既有目标引领,又涉及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方方面面。如东县认真落实上级指示精神,紧扣发展实际需要,探索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企业人才政策,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深入推进企业人才发展机制改革,充分激发了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如东县人才工作办公室供图
赋予企业充分的人才自主权,为企业人才机制改革“鸣锣开道”。加强政府引导,树立鲜明导向,优选一批人才理念新、创新浓度高、发展动力强的优质企业,进行放权试点,让企业人才机制改革方向明确、动力充沛。人才引进允许“飞地化”。鼓励总部设在如东的企业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苏州等地设立非独立法人研发机构,其研发人员可在“飞地”缴纳“五险一金”,享受如东本土同城待遇。人才工程倡导“四不唯”。在县“123”人才培养等重点工程中,突破条条框框,对于创新成果好、创新能力突出者,在年龄、职称、学历、奖项方面放宽限制。人才奖项实行“举荐制”。企业“金凤凰”评选中,对于建成国家级科研平台,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或在本县成功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公共条件基础上,可以自行评选企业首席研究员、首席技术官、首席工程师、首席技师等,由县委、县政府授予荣誉,财政给予奖励。人才评审享有“裁量权”。对重点企业进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备案评估指导,中天科技、亚振家居、南通五建等龙头企业已经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资质。人才福利突出“贡献额”。在人才健康关爱高端体检中,给予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专项名额,不设具体条件,由企业根据人才创新成果和实际贡献自主推荐,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科研人员、技能工人不同类别人才均可享受。政府刷新行政理念、创新制度设计,为企业人才机制改革“放样子”“指路子”,激活了“一池春水”。
给予企业充足的政策安全感,为企业人才机制改革“保驾护航”。实施以“扶海英才”计划为统揽,以镇区自主政策、社会化合作引才等为支撑的全方位、长周期、高强度、稳定性的政策支持,让企业人才机制改革更有信心、更有底气。实施“支持性”政策,打造企业人才机制改革“稳定器”。对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给予最高500万的项目支持,特别优秀的人才项目一事一议,为高层次人才、高校毕业生提供生活津贴、学费补贴、购房补贴等政策优惠,每年仅人才政策性经费就达7000余万元。鼓励镇区立足自身产业发展和企业实际需要,加强人才政策配套,如东经济开发区每年拿出1000万元用于企业科技创新与人才引进的专项资金兑付。优厚的普惠性政策,有效帮助企业引才、稳才,也为企业人才机制改革设好了减震器、守好了基本盘。实施“引导性”政策,打造企业人才机制改革“助推器”。鼓励企业加大引才力度,对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招聘县外全日制高校毕业生,按最高1500元/人标准给予企业一次性招聘奖励。鼓励社会合作引才,对帮助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的猎头公司、专业机构和个人,给予最高20万元的引才奖励。鼓励校企联合办学,开展订单式培训,对企业与普通本科院校及职业技术院校联合办学或办班的,给予20%的经费补助。鼓励企业高薪留才,对企业新引进的全职且年薪30万元及以上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年薪24万元及以上的高层次创新型技术人才,连续三年按个人所得税缴纳额的标准给予奖补。实施“激励性”政策,打造企业人才机制改革“检测器”。设立企业“金梧桐”奖,建立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的人才绩效评估体系;设立企业“金牛奖”,建立科技创新、经营业绩广角度的发展指数测评体系;设立“张謇式”杰出企业家奖项,建立改革创新成果、人才科技投入、经济社会贡献等多要素评选标准。将人才、科技、创新、发展紧密关联,通过重点奖项评选来检验企业人才机制改革的综合成效,并对获奖企业和个人给予重奖和特殊政策支持。政府开放包容的人才环境,稳健持久的人才政策,为企业人才机制改革激活了“策源力”“驱动力”,注入了“强劲动能”。
激发企业充沛的实践创造性,为企业人才机制改革“增势赋能”。尊重基层首创精神,积极总结推广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让企业人才机制改革更有标杆、更有示范。挖掘企业人才机制改革优秀典型。精华制药集团实施“人才引进一号工程”,建立人才发展激励基金,用于引才补贴、技改奖励,2023年仅科技创新奖励一项就达152.16万元。亚振家居公司实施“人才培养青苗计划”,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集训基地,推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的新型学徒制培训模式,企业现拥有高级工335人,技师312人,高级技师6人,获得国际技能大奖4次、全国技能大奖10次。中天科技集团开设“知识产权银行”,将各类人才技术革新、创意建言等进行积分兑奖,大力推行绩效薪酬改革,浮动工资占比最高达到50%以上,真正实现“智者多得”“能者多得”“劳者多得”,激励人才投身创新创优。锵尼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揭榜挂帅”,成功破解“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着色难”问题,并通过江苏省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和南通市科学技术成果鉴定,整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深研企业人才机制改革课题。成立如东县人才学会,打造集调查研究、决策咨询、培训辅导等功能于一体的交流平台,首批92名会员入会,企业占比40%以上。人才学会将企业人才机制改革作为重点研究课题,组织“走近中天”活动,全视角、多维度解码中天科技集团人才兴企之路,从企业转型升级追溯到人才机制改革,调研成果《创新赋能的“中天样本”》被收入行业报刊《组织人事报》“产才融合高地优秀创新案例”中,中天科技集团等一批企业代表也应邀走上全县企业家协会讲坛,现身说法,分享经验。建强企业人才机制改革队伍。建立部门、镇区、企业三级联动的“助创专员制”,调查研究企业人才工作一手资料,联系指导企业人才机制改革事宜,挂钩服务重点人才科技项目,协调解决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问题,总结特色做法,推广先进经验,加强案例解读,强化舆论引导,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企业人才机制改革的良好氛围。政府持续推进“百花齐放”,企业积极参与“百家争鸣”,为企业人才机制改革“添新妍”“启新秀”,唤醒“满园春色”。
(作者系中共如东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人才办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