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引擎”释放法律监督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4-10-24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王 林    

数字赋能,以。深入实施数字检察战略,是数字时代背景下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提升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质效,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徐州市云龙区人民检察院深入实施数字检察战略,牢牢把握数字时代的,从数据中寻找突破口,在推动数字革命驱动新时代法律监督整体提质增效中,探索出一系列有特色、见效果、可借鉴的数字检察实践。

突出业务主导,聚焦人性化拓展应用场景。面对新时代党和人民对检察工作的更大期待、更高要求,检察机关在探索数字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盼望的领域入手,通过优化检察办案、监督、管理、服务,确保四大检察充分履职,保障民生民利,以从业务中来,到业务中去为原则,打通检察为民服务的数字通道,真正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自2019年起,云龙区检察院实施泛概念数字检察建设工作,以一网运行、一网通办、一网赋能、一网运维为目标,探索打造开放式、集约化线上服务平台,率先在全省上线运行云龙微检察小程序,合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为数字检察工作带来的溢出效应,充分发挥应用平台在人员联动、数据互通、规范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依托远程讯问、听证调解、司法救助、公益诉讼线索收集、青少年维权等系统,线上满足四大检察”“十大业务所涉及的对外联络和服务事项办理需求,靶向解决检察机关对外服务不够便捷、司法干预等问题。创新打造案件空间模块,开辟出一条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线上渠道,检察人员与案件关联人员通过实时文字、语音、图片和视频后台同步记录,实现全程留痕。通过线上控申接访、案件查询等系统,不断优化群众来访、律师阅卷的数字化便捷服务,做到检察服务24小时不打烊,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实现一网通办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科学化提升履职质效。数字检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是提高法律监督能力的重要依托,是提升法律监督质效的关键变量,深刻改变和影响着检察监督理念和履职方式。2021年,云龙区检察院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检察机关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的相关要求,以承担最高检首批降低羁押率的有效路径与社会危险性量化评估试点院建设为契机,探索构建互联网+检察办案新模式,研发应用云检智链数字化平台,将非羁押人员的实时位置信息和身份识别信息纳入系统监管,通过实时定位、外出提醒、文本框: http://www.qunzh.com违规预警、定时打卡和不定时抽检等多重设置,实现对所有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犯罪嫌疑人的上动态监管和公安机关监管的全流程监督,有效解决非羁押人员审前监管问题,在保障诉讼活动顺利进行的同时,最大限度保障当事人回归社会。在云检智链平台建立的经验基础上,云智听”“云和解等一系列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检察产品应运而生,逐渐探索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法律监督架构,通过智能、集约、高效化手段不断将传统被动受案、个案办理引向主动履职、高效便捷,让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赋能检察履职提质增效。相关平台获全国数字检察典型案例”“第三届全国检察机关信息化网上轻应用二等奖”“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创新案例等国家级荣誉9项。

发挥监督作用,聚焦智能化保障实战应用。以数字检察推进依法能动履职,必须着眼改革破题、创新驱动、实战实效,强化数据整合和分类分级、安全管理,充分发挥数据服务监督办案、优化检察管理的生产要素作用,追根溯源社会问题,拓展检察履职的深度、广度,最终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标本兼治效果。近年来,盗窃、危险驾驶、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三年有期徒刑以下轻罪案件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云龙区检察院积极主动履职,在司法办案中提炼此类案件规律特征、发现问题线索、确定监督方向,创新建立数字化轻罪治理平台,着眼打破内部数据屏障的同时,打通外部数据端口,建成检察自有数据仓、行政单位数据仓、公安数据仓、法院数据仓等四个数据归集仓,推动数据共享共用,将检察业务应用系统、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平台的数据进行提取、汇总,对发案时间地点、作案方式、身份信息等100项数据要素进行标注,形成9个类案治理场景,分别纳入交通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评价体系,通过数据碰撞、比对,查找案件办理、矛盾化解、社会治理的短板和弱项,在高质效办理每一个轻罪案件的同时,充分开展轻罪诉源治理工作,真正将大数据优势转化为检察履职的不竭动力。同时,运用区块链、数据加密传输等技术,确保数据生成、存储、传输更加安全可信。2024428日,最高检检察长应勇在云龙区检察院调研时,对云龙区检察院研发的数字化轻罪治理平台给予高度肯定,并强调要紧盯基层治理中的难点堵点问题,让更多可用、易用、好用的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真正发挥作用,赋能法律监督提质增效,促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现代化。

主动服务大局,聚焦精准化赋能社会治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层检察机关应顺势而为,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基本价值追求,积极适应数字检察战略发展要求,紧盯基层治理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开辟参与社会治理新路径。20242月,云龙区检察院成立数字检察办案中心,通过组建1检察+技术数字办案团队、汇聚4个数据归集仓、打造4个应用平台的“1+4+4”模式,从数据整合、综合履职、一体协同等方面优化数字检察监督办案,以街道、社区为基本单元,对各区域案件数量、类型、发案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致力发现案件办理、矛盾化解、社会治理的短板和弱项,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在管理衔接、制度机制、执法司法等方面存在的系统性漏洞或者深层次问题,定期形成包含数据分析和展示、问题和原因分析、检察意见等在内的区域治理报告,为地方政府合理调配治理资源、健全工作机制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推动更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减少社会治理风险隐患,助力社会综合治理水平提升。比如,依托类案治理界面的数字分析研判功能,探索建立刑事与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同步发现、双向移送机制,在办理两卡犯罪案件中,充分发挥四大检察融合质效,对调查中发现的银行在开卡环节存在身份信息核验虚化等问题,及时将线索移送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并向该银行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提高风险防控意识、强化专业培训、建立资金异常预警等工作机制。

(作者系徐州市云龙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代检察长)

责任编辑:于璐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