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发布时间:2024-10-25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中共政协江苏省委员会党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对健全协商民主机制作出重要部署,对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提出明确要求。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的本质特征和实践要求,为新时代新征程人民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江苏省委、省政协召开江苏省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座谈会,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开创全省政协工作新局面作出部署安排。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省政协组织要持续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策部署,在省委领导下,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全面发展协商民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完整准确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是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政协履职正确方向,推动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深刻学习领会党领导人民政协走过的75年光辉历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人民政协的历史贡献,用三个作为、三个有利于深刻阐述人民政协的鲜明中国特色和显著政治优势,让我们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深刻理解把握人民政协创立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成立政协时的初心所在,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重大部署,切实增强在新征程上书写人民政协事业新篇章的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十个坚持的科学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实践创新基础上推进人民政协理论创新,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用十个坚持概括了这一重要思想,这是75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标志着我们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知其意又明其理,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以科学理论的真理力量推动江苏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

深刻学习领会全面发展协商民主五个方面的部署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健全协商民主机制提出明确要求。这次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高度,对全面发展协商民主进一步作出部署安排,深刻回答为什么协商、协商什么、怎样协商等重大问题。要充分认识协商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必须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统筹完善协商民主体系,着力健全政协协商民主机制,丰富拓展协商方式和平台,积极营造良好氛围和条件,不断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深刻学习领会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五项重点任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深刻分析人民政协所处的时代方位和肩负的职责使命,从五个方面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民政协工作进行部署,体现了对人民政协工作规律的深刻把握、对政协事业创新发展的深邃思考。要全面对标对表,自觉把习近平总书记部署的重点任务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统筹起来,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一体落实,按照省委具体安排,制定贯彻落实责任清单,做到项目化推进、责任化落实、机制化保障,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部署及省委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准确理解把握人民政协在发展协商民主中的优势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发挥人民政协在发展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人民政协因民主而生、因协商而立、因协商民主而兴,在全面发展协商民主中具有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优势。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组织具有显著的政治优势有助于确保协商民主正确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制度安排,强调深刻认识人民政协制度和人民政协组织的鲜明政治属性。人民政协通过在协商民主中坚持党的领导、体现党的领导、落实党的领导,把党关于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的价值理念、原则精神、目标任务等体现到政协履职各方面,推动党的主张及时转化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和行动。十三届省政协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原则问题上始终保持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建立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常态化推进落实机制,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开题、破题、答题,构建重要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把党的领导全面系统整体地落实到政协协商民主实践之中。

人民政协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具有鲜明的统战属性有助于在协商中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由具有共同政治基础和奋斗目标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加”“要完善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政治作用的工作机制。人民政协具有代表性强、包容性大、联系面广的特点,政协委员由各方面郑重协商产生,能够充分反映各方面情况,有效促进五大关系和谐发展。十三届省政协始终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创新开展双周联系委员日活动,深化开展书香政协·同心筑梦委员读书活动,举办一系列委员课堂、委员讲堂,积极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履职尽责,面向港澳委员开展专题宣讲,邀请海外特邀代表人士列席政协全会,在协商中促进广泛团结、推进多党合作、实践人民民主。

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具有完善的制度机制有助于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协商民主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民政协在75年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全国、省、市、县四级政协组织体系和以宪法、中央有关文件、政协章程为核心的一整套制度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先后制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省委把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纳入总体工作布局。十三届省政协把去年确定为制度建设提升年,制定修订52项制度文件,建立覆盖党的建设、内部运行、组织管理等工作制度,把今年确定为质效提升年,提出五个方面24条举措,有力推动政协协商程序更加规范、形式更加多样、成果更加丰硕。

人民政协是专门协商机构具有丰富的协商实践有助于健全协商民主制度化协商平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为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有序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提供了制度化平台,有利于促进科学决策、有效施策。专门协商机构综合承载政协性质定位,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有事多协商、遇事多协商、做事多协商的特点和优势。十三届省政协持续拓展协商形式,形成以全体会议为龙头,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主席专题协商会和政企协商座谈会、发展·民生专题协商座谈会等为重点的协商议政格局,更加灵活、更为经常开展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和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四个走在前”“四个新“4+1”重大任务,谋划开展一系列重点协商议政活动,彰显了的优势、的作为。

认真落实健全协商民主机制重大改革任务

人民政协在助力完善协商民主体系中大有可为、大有作为,要以贯彻落实健全协商民主机制等改革任务为抓手,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改革部署落地见效,守正创新推动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

健全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机制不断提高双向发力的质量水平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是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必然要求。要突出政治引领把方向,落实经省委批准的年度协商计划,更加精准凝练协商主题,更加深入开展协商议政,更高质量进行建言献策,更为广泛凝聚思想共识。要创新深度走访调研谋良策,深化开展省市县政协联动深度走访调研,通过深入调研提出更多金点子、好主意,更好助力党政科学决策、有效施策。要注重规范履职活动提质效,优化协商议事工作流程,完善协商工作规则,持续提高大会发言、提案等工作质量,在开拓创新中推动各项工作全面提质增效。

加强人民政协反映社情民意联系群众服务人民机制建设助力提升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反映社情民意是有效抓手,联系群众是桥梁纽带,服务人民是价值追求,三者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赋能。要加强反映社情民意机制建设,建立委员反映社情民意的长效机制,完善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选题研判会商、信息编审报送、情况通报反馈等机制,更好发挥直通车作用。要加强联系群众机制建设,构建主席会议成员三联三促机制,深化拓展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高质量建好用好委员工作室,完善政协组织委员、委员带动界别群众的工作链条。要加强服务人民机制建设,完善协商于民、服务为民的制度化协商平台,常态化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深化拓展五送关爱服务为民活动,完善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联系机制,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政协为人民。

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机制切实增强民主监督实效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协商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要进一步把准协商式监督定位,构建常态化专题民主监督机制,综合运用会议监督、视察监督、提案监督、调研监督、专项监督等多种形式,创新开展跟踪监督、融合监督,加强政协民主监督同其他监督形式的协调配合,不断提高民主监督的精准性持续性。要进一步畅通知情明政渠道,深化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制度,定期向政协委员通报经济社会发展和重要工作进展情况。要进一步加强监督能力建设,增强委员民主监督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做到敢监督、善监督、会监督。

助力完善协商民主体系促进提升协商民主整体效能协商民主是一个有机整体,要及时总结协商民主成功实践,持续健全制度机制,推动协商民主彰显更大优势、发挥更大效能。要注重衔接好其他协商渠道,推动政协协商与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等协商渠道的协同配合,组织政协总工会界、妇联界、科协界等与相关人民团体开展界别协商,建立健全政协专委会、界别联系会商相关社会组织的工作机制,引导委员有序参与基层协商,推动政协协商更好服务基层治理。要着力构建协商工作闭环,健全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的落实机制,落实重大决策部署和重要法规政策出台前征求政协委员意见建议的长效机制,健全提案线索和协商选题征集走访调研机制,强化专委会与省直有关单位对口联系机制,完善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反馈机制,推动形成环环相扣、有机衔接的协商工作格局。要积极培育好、宣传好、传播好、弘扬好协商民主文化,做到平等协商而不强加于人,有序协商而不各说各话,真诚协商而不偏激偏执,形成既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良好协商氛围。

      责任编辑:张念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