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之力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

发布时间:2025-02-25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宋 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为民营经济稳健前行指明方向、提供根本遵循。217,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近年来,连云港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改革与法治相统一,持续深入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全面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依法平等保护和有力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为民营经济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实现更大发展、发挥更大作用,提供更坚实的法治保障。

高水平政策支撑,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更好发挥好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深入剖析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内外因素,以充足的政策空间和丰富的政策储备,持续释放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鲜明信号。

强化立法引领出台全国首部推动石化产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高质量发展条例》、全国首部海洋牧场地方性法规《连云港市海洋牧场管理条例》、全国首部滨海湿地保护地方性法规《连云港市滨海湿地保护条例》。发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23、政法系统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20等,大力实施1+5+13营商环境系列政策,创新建立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指标体系,2024年推动实现新增四上企业1400余家,经营主体总数突破78万户。《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高质量发展条例》实施后,石化产业在规范有序环境中加速发展,吸引了众多上下游企业入驻,民营企业在其中获得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强化民主协商制定出台《连云港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关于建立政府立法民主协商工作机制的意见》等,建立企业家代表委员挂钩立法项目制度和决策咨询机制,建立恒瑞医药、鹰游纺机等立法制规企业联系点,畅通民营企业诉求反映和问题解决渠道。在低空、医药、新材料、海洋装备制造等领域的中长期规划制定过程中,充分吸收民营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使规划更加贴合实际,更具可行性和吸引力,极大地激发了民营企业参与地方建设的积极性。

强化产权保护重点打击惩治侵犯民营企业合法权益黑恶犯罪,制定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知识产权保护和维权援助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建成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科技创新政策实现免申即享,亿元奖补直达快享2024年,全市3个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1个项目获得省科学技术奖,17家企业入选省瞪羚企业,西游文旅等首发经济火爆出圈,花果山科创走廊科研飞地、一带一路技术转移中心实体运行,企业创新创造的热情被充分激发,政企携手奋进成为全社会创新创造的广泛共识。

高效率政务服务,促进行政效能提升

主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持续深化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政府职责体系,更好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不断促进法治政府与有为政府、服务型政府有机融合。

完善权责清单制度依法公布市设权力清单、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等,先行开展县镇同权、证明事项告知承诺、不对应审批等一系列自主改革试点,项目审批全链条高效集成、极简优化,拿地即开工成为常态,地区投资便利性、透明度和政务效能更具竞争力。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法规规章政策清理,建立企业参与合法性审查工作机制,健全公平竞争审查举报处理规则。持续推进各行业领域照后减证,实施企业登记多证合一、一照多址、全市通办,建立个体工商户帮扶机制,既回应民营企业诉求,又关注小店发展生计,相关改革经验入选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实践案例。

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推进招投标领域信用承诺制度减少企业资金占用126亿元,政策性信贷融资、水电气讯联合报装、项目分段施工验收、涉企合同补偿救济等民营企业所需所求皆落地有声,城市信用排名跃居全国第34位。建成企业网上服务中心,推进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办理,海事政务闭环管理入选政府管理创新领域改革试点并在全国复制推广,连心城、贴心港营商品牌成为来连投资兴业的重要吸引力。

高标准行政执法,强化依法履职能力

大力推进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机制,推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体系。

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先行开展综合查一次改革,高效集成36个市级部门846项检查事项,形成138综合查一次场景,精简归并各级各类行政执法计划1.79万个,降幅81.71%,企业对行政执法检查满意度达93%以上,相关改革经验入选新华社首届全国数字化监管典型案例、江苏省法治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规范包容审慎监管深入推进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一网统管,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加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救济保护,调整扩容涉企免罚轻罚清单,落实首违不罚、轻微免罚等监管要求,创新执法观察期、公益替代修复等暖企举措,发布一业一册经营指导手册,实现创新与监管的有机平衡。

规范企业主体责任在康缘药业、太平洋石英等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中深入推进法治企业建设,开展企业主要负责人述法,建立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成立企业法治学校,开展企业法治体检,弘扬企业法治文化,引导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预防惩治腐败监督体系,为企业厚植清廉基因、涵养诚信文化、夯实诚信根基。

高质量法律服务,厚植投资兴业沃土

深化源头治理和系统治理,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以实际行动为企业创新发展营造宽松稳定外部环境,让民营企业家在连云港安心投资、放心兴业。

注重纾困解难全面深化涉企法治微改革,创新实施一证准营”“简易注销等惠企事项,降低准入退出的制度性成本。法企同行服务中小企业超过百家,成效显著。完善府院联动企业破产处置协调机制,推进商誉、碳权、专利等企业无形资产重组和脱困救治,加速产业链新陈代谢,助力民营企业轻装再出发。

注重和谐稳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市县乡村四级基层治理服务中心(工作站)实现全覆盖,创新出台全国首部行政争议预防化解的地方政府规章《连云港市行政争议多元化解办法》。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非诉讼服务中心、涉外商事海事多元解纷中心、海事行政争议调处中心等实战运行,在近千家企业设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点,在头部民营企业、顶流商圈设立综合行政执法监测点,涉企行政复议案件繁简分流最快1天化解审结。

注重行稳致远持续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连续承办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连云港)大会,发布全球公共安全指数,推动跨境执法司法合作,全力护航海外园区安全。举办双向开放涉外法律服务研讨会、长三角青年律师发展研讨会等,制定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三年行动方案,建设自贸区移民事务服务中心,深化执法+司法+领事保护机制建设,民营企业出海远航更加安心。

(作者系中共连云港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责任编辑:于璐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