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笃信,干工作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乍听是“精神好”,细细想来也不尽然,甚至可能是得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精神病”。不吃透上级精神、不研究本地工作、不倾听基层意见,关起门来作决策,异想天开出主意,兴师动众大忽悠,以战术性繁忙掩盖战略性懒惰,把苦劳等同于功劳,是“懒政”的体现,也是不负责任的。
工作“做”与“不做”,大有门道。“做”要仔细甄别,划清界限,彻底把思想上的瓶瓶罐罐打碎,把形式上的花里胡哨摒弃,把动作上的随波逐流喊停。“不做”,也不是躺平,更不是卸责,而是自己腾出时间,也让基层有时间去抓落实、抓关键、抓有意义的事情。正所谓,忙什么不重要,忙出了什么才重要。另一方面,还要勇于担当,承担责任。要实现“有所为、有所不为”,“不为”不是“不作为”,而是“精准作为”。
近期,中央和省级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相继召开,又一次吹响了工作集结号。新形势、新要求决定了我们再也不能用过去的速度跑如今的路,再也不能用传统的思维办现在的事,再也不能用过去的武器打现代的仗。“做”与“不做”,全在一念之间。看似一念之间,实质上考量的还是政绩观、发展观。
(作者单位:中共宿迁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朱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