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巷里的“年轻力”

发布时间:2025-04-27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朱颖倩    

2024年夏天,我和一条老城街巷交了朋友。这条街巷就是深受青年喜爱的镇江市京畿路,也是润州团区委探索我们的青春润州主理人经济新模式的试验田。京畿路位于润州区金山街道,保留了较多历史建筑,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当地实施了一系列微改造,京畿路逐步成为颇具调性的网红街区。作为润州区团委书记,我和京畿路创业青年们一起创造、见证、分享、感受着这条老街巷的年轻力

青春润州主理人越来越多

这些年,我一直在想,如何让团区委打造的青春润州品牌,升级为我们的青春润州。为此,我尝试在京畿路实施青春润州主理人计划,将部分活动由团区委主导升级为主理人牵头。这样,可以鼓励辖区内有理想、有能力、有热情的青年作为青春润州主理人,结合自身工作和特长,创造性地提出或组织活动,让各类活动更具吸引力和创造力。

“87而遇咖啡店负责人诗婷,是京畿路上第一位青春润州主理人。去年中秋节前,诗婷联系我说,想结合传统节日开展活动为店铺引流,但苦于没有找到切入点,希望和我碰撞想法。当时我正在策划为刚来润州工作的机关青年组织一期活动,希望将家在润州的氛围传递给大家。于是,打包月亮带回家活动应运而生,由诗婷担任这场活动的主理人,和团区委联名为新入职的机关青年搭建交流互动的平台。

活动当天,青年们齐聚七里甸街道万科社区青年合作社。团区委和咖啡店一起定制的咖啡、文创、月饼还有小小的月亮手办,迅速拉近了大家的距离,也让青年脑洞大开。他们纷纷表示,我们的青春到润州了。现在,这句话被印制在青春润州文创明信片上,“87而遇这个店名此刻也有了更温暖的意义,期待与更多青年不期而遇。

活动倍受喜爱,青年们自发在社交平台分享和宣传,“87而遇咖啡店走进了青年视野。两天后,诗婷给我发信息:失策!活动太火爆,货备少了,月亮都不够打包了,后面几天能不能改送你们的青春润州明信片?我回复:明信片管够,咖啡和月亮交给你,一起加油吧!

活动的火爆,让我对青春润州主理人计划有了更多的信心。在走街串巷中,我发现越来越多的创业青年成为了青春润州主理人:以非遗花馍为特色的壹茶壹糕店铺老板为孩子们推出了非遗体验,张维凤糖水铺青年创业者主理了润州归雁返乡看发展活动……“青春润州主理人计划在京畿路逐渐有了具象,一传十,十传百。主理人既是创业青年,也是懂得青年的行家里手,有了他们的加入,我们的青春润州正在实现。

创业者抱团前行路更宽

润团团青年圆桌派,是在党建梧桐街事会中,专门为青年搭建的交流平台。为了更好地了解青年创业者需求,我们将润团团青年圆桌派因地制宜地到了京畿路:每一期选择一个店铺作为活动地点,结合店铺特色开展活动,邀请街区创业青年共同参加,以议创业困惑的、议我们能做的、议青年期盼的为导向选定议题,开展圆桌派交流活动。

刚开始的时候,更多是大家提困难和想法,我们链接资源、解决问题。比如,古装苑汉服工作室主理人想做传统文化传播活动,我们就帮忙对接高校汉服社一起来联合开展;大家希望以古城文化底蕴和商铺特色发展京畿路文创,赋能街区发展,我们便以文创为主题,联合街道、社区共同策划开展青春润州玩集市……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努力让润团团圆桌派的成效越发显著。

交流越来越走心,距离也越来越近。我逐渐发现,润团团青年圆桌派自发迭代到了2.0版本,由青年提出期待,团委精准服务青年自助和互助模式发展。在一场圆桌派中,我们邀请了即将入驻的创业青年和最早一批入驻京畿路的主理人共同交流,竟出乎意料地产生了化学反应我的花店正在装修,我想把二楼做成茶饮,第一次创业,也不知道是不是合适。”“梧桐树下花店主理人提出困惑,迅速得到壹茶壹糕主理人回复:我家也做茶饮,我可以给你一点参考建议。那场活动中,网红甜品店主理人分享如何将一款甜品变成爆款,茶饮和花店老板现场探索合作,汉堡店询问大家自家推出的新产品是否受欢迎……

于是,我开始尝试引导青年在创业路上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帮助他们解决困惑,寻找方向,探索合作。润团团青年圆桌派越来越受欢迎。现在,京畿路合伙人共治联盟的群里经常出现这样的信息:@忆碗馄饨 你们家有个快递送我们家来了,我给你拿过去啊”“@五拾汉堡 你家门口的那个装饰挺好看的,求链接”……创业的路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抱团前行。如今的润团团青年圆桌派既是创业复盘会,也是活动议事会。而我,也从主导者变成了纯粹的参与者和必要时候的服务者。

让城市聆听青春告白

2025年初,青春润州微信公众号开设了新专栏——润州青年开场白。第一期,介绍了京畿路创业青年和这座城市的故事。做新专栏的原因有点单纯,也有点热血:城市是舞台,歌者想发声。我希望将润州青年的故事,讲给这座城市听。

这些年,我寻找、发现、凝聚了一批心中有火、眼里有光的润州青年。在他们身上,我切实感受到有趣且热烈,青春且担当。我想,这些故事应该被传唱,让更多青年被看见和认可。

不同于一般的采访故事,这个栏目从发起、跟进、采访、撰稿、编辑等,每一个环节都由润州青年自主完成。我希望从他们的视角和体验中,让用户感受到,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面临一个现实难题,辖区内没有高校,第一阶段谁来唱主角?我想到了润州归雁,趁着2025年寒假,邀请回家的他们参与其中。苏州科技大学大三在读学生黄欣告诉我,她在采访“87而遇咖啡馆的时候,听店主讲述如何将斑驳的老城商铺改造成网红店铺,如何将古城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店铺的现代审美结合,给了自己很多启发。黄欣还告诉我,京畿路一片承载了她太多的童年回忆,如今这里老街焕新,变身文艺范儿打卡地,作为润州归雁的她倍感欣喜。黄欣说:等我毕业,我想回家。家里真好,润州真好!这深深打动了我。我想,这就是设立润州青年开场白的初衷和意义,也是青年对润州最直接的表白。

以京畿路创业青年激活城市的年轻力,用青年的奋斗故事吸引更多年轻人成为润州青年,这是我作为团区委书记的梦想。将一件事情重复到圆满,这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儿,而将一个梦想重复到圆满,这便是一件有意义且幸福的事儿。我愿与这座城市一起圆满每一个青年的梦想。

(作者系共青团镇江市润州区委书记)

责任编辑:张珊珊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