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治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的“压舱石”

发布时间:2025-04-27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张小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以更大力度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泰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持续推动法治建设向纵深发展,让法治成为泰州现代化建设的显著优势、核心竞争力和坚强保障。

科学立法制规,高质量完善法治体系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泰州坚持立法制规质量和效率并重并进,对照特色、精细、创制要求和管用、适用、好用标准,力求依法治理制度更加健全、更加完善。

科学立法促进社会发展围绕转型升级、民生改善、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持续打造立法精品项目。在全国率先出台地方性法规《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构建垛田规划一张图、保护管理一张网、传承利用一盘棋的制度规范。制定实施全国第二部、全省首部专门规范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地方性法规——《泰州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条例》,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推进农业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规范和引领托育服务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制定出台《泰州市托育服务条例》,专门规范3周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

民主立法充分吸纳民意全面落实《关于立法工作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施意见》,健全七全一多十二项机制,制定出台立法后评估、立法协商等工作办法,进一步明晰立法工作流程,保证立法工作的规范性、稳定性和延续性。在全省设区市层面率先出台《关于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意见》,打造三家标准化、特色化、样板化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最大程度吸纳民意、凝聚共识。

文件制定严格把关程序加强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严控年度制定计划,严格执行评估论证、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集体审议决定、公开发布等程序。创新开发应用E合法性审查系统,市级层面年均审查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合同协议等各类涉法事项近300件、提出意见建议数千条。

坚持依法行政,高效能建设法治政府

法治政府建设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公平正义。泰州坚持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有益于人民的核心导向,全面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

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定实施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增强重大决策的计划性、严肃性,严格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公平竞争审查、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等决策程序。及时发布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年度目录,同步启动人大监督机制,省内率先将重大公共建设项目纳入目录,做到依法决策、规范执行。

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在全省率先全面部署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制定出台《泰州市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实施方案》《泰州市涉企行政检查工作指引(试行)》,探索推进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十禁止、五制度、三清单”——“1053工作机制,打造互联网+执法监管应用平台,对市场主体进行文本框: http://www.qunzh.com信用画像,既有效规范涉企执法行为,又显著提升监管效能。

加强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坚持将行政复议应诉规范化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实施行政复议听证、集体讨论、调解和解、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等一系列举措,出台《关于加强行政行为自我纠正的实施意见》,强化府院联动沟通化解机制,实现行政诉讼发案量和败诉率双下降,近半数行政争议在行政复议中得到妥善化解。

公正廉洁司法,高水平促进公平正义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泰州践行公正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理念,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加强制约监督落实三个规定将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作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切入点,常态化开展执法司法顽瘴痼疾排查整治,以减存量、控增量、防变量为目标,进一步健全制度机制,形成条线纵向到底、地区横向到边的排查整治模式,防范和杜绝违规干预司法的行为。

完善司法机制强化服务保障紧盯大健康产业创新成果,发布知识产权保护检察年度白皮书,制定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指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指引,引导企业从被动维权向主动预防转变。省内率先出台司法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十项措施,以精准优质服务保护创新成果。在看守所、检察院、法院全面建成法律援助工作站,审查起诉阶段、审判阶段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实现两个全覆盖

探索改革事项提高办案水平开展审判质效攻坚年活动,强化院庭长监督管理和办案流程节点管理。探索由民事检察部门办理刑民交叉的虚假诉讼罪、妨害作证罪等刑事案件,用法秩序统一原理准确厘清刑民交叉案件中罪与非罪的界限。研发我审您督平台,以清单形式全面公开审判执行工作信息7.74万余条。

强化法治惠民,高标准筑牢民生根基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泰州全力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持续深化法治宣传教育聚焦国家工作人员、青少年、市场主体、农村居民等普法重点对象,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开展服务基层普法行活动300余场次。全面夯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创新开展地方性法规专项普法,探索打造每月普法班车品牌,全民普法针对性、实效性和影响力不断增强。

持续健全公共法律服务深化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个平台建设,选聘862名法律服务人员担任村(社区)法律顾问,依托泰州通上线公共法律服务应用模块,提供网上仲裁、法律援助等全天候法律服务,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年均受理法律咨询近11万件,市本级12348平台年均受理法律咨询3.2万件。

持续护航企业健康发展召开全市政法机关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会议,制定下发法治护航泰周到9条措施,审判机关司法护企、惠商安商、检察机关检察护航泰周到、公安机关祥泰·安企百千万、司法行政机关泰周到·益企来1+4系列文件。深化产业链+法律服务,构建法企面对面协商平台,组建助企强链法律服务团24个,发布助企强链法律服务项目58项,全力为大抓经济、大抓产业、大抓项目保驾护航。

持续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深入推进精网微格提升工程,完善落实警法融合、三所共治机制,推动非警务矛盾纠纷分流化解,县乡村三级一站式矛调中心100%建成并运行,全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现部门联动、纠纷联解、风险联控。扎实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创新诉、仲、调融合解纷机制,建立诉仲调综合服务点8个,全力打造具有泰州特色的诉讼、仲裁、调解相互衔接的一体化多元解纷平台。

(作者系中共泰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责任编辑:于璐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