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干字当头,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有“干”才有“成”,“干字当头”,强调的是干事的重要性,是做成一切事情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复兴伟业中,党员干部是“领头羊”,要躬身入局,敢干事、想干事、会干事,以“昂扬破土”的姿态逐梦前行,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要敢干事,敢于闯关夺隘,锤炼“涉险滩”的勇毅精神。“干字当头”首先要强调的是敢干事、不怕事。只有大力发扬敢干事的劲头,才能为做成事提供坚强保证。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涵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品格,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愈挫愈勇,不断保持着“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志、“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成为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和强起来的底气所在。当前我们面临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党员干部要把敢于斗争的立身之本夯得更实,赓续我们党走过筚路蓝缕的道路所形成的伟大精神,不做“躺平式干部”,不做“撞钟和尚”。正所谓“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只有在困难中“经风雨、见世面”,才能“长才干、壮筋骨”,练就“硬脊梁”和“铁肩膀”,在各种大风大浪中如履平地,更好地应对严峻的形势和复杂的挑战,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要想干事,勇于担当作为,展现“追梦人”的奋斗姿态。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干字当头”考验的是党员干部想干事的精气神,是勇于担当作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正是因为广大党员干部想干事、肯担当,我们才能在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上取得了伟大历史性成就;正是因为有了担当,曾经寸草不生、风蚀沙埋的“死亡之海”库布齐沙漠才能创造了绿色奇迹。勇于担当作为,意味着党员干部要主动承担、主动加压,要主动求变、善于应变,要遵循规律、尊重事实,不做“太平官”“老好人”,要摒弃拈轻怕重、得过且过的心态,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勇于担苦、担责、担重、担险,铆足一股劲在工作岗位上多做贡献,切实解决企业发展的诸多矛盾问题,减轻群众就业增收的压力,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提振信心和动力,把发展的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
要会干事,克服本领恐慌,释放“强引擎”的内生动力。有些干部虽然有敢干事的勇气,有想干事的劲头,但是缺乏会干事的本领,困于“不会干”“不知道怎么干”的泥潭。新征程上,党员干部要持续锤炼自身,努力提高“七种能力”,争做会干事的好干部。要强化思想“充电”,把准政治方向,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突出理论实践相结合,为工作开辟新路径、寻求新方法;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守正创新,苦练“内功”、善借“外力”,树牢创新思维;要扎根基层,把劲用到一线,倾听群众心声,聚焦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精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还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以人民为师,汇聚民智,从人民群众的实践智慧中提升干事创业的本领。
(作者单位:中共灌南县汤沟镇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