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对“四好农村路”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指出“要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提高治理能力,实施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江苏交通运输系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聚力在法治轨道上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2020年推动出台《江苏省农村公路条例》,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法规制度体系,筑牢“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法治基石,为“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截至目前,江苏农村公路里程近14万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占比达19.2%、列各省区第一,在全国率先实现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全覆盖,规划发展村庄双车道四级及以上公路基本通达。累计创成“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30个。
以法促建,全面建成通村畅乡的农村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全力实现“建好”,是推动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江苏交通运输系统坚持规划先行,制定《江苏省“十四五”农村公路发展规划》,印发《关于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的意见》《全省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江苏省农村公路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在全国率先开展以双车道四级公路为建设重点的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联合省财政厅印发《省交通运输厅 省财政厅关于开展农村公路建设示范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大对苏中、苏北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支持力度。印发《省交通运输厅关于进一步提升我省农村公路质量安全水平的意见》,发布5项地方标准和10项技术指南,不断提升江苏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安全水平。2014—2024年,江苏累计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960多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4.69万公里,乡镇至普通国省道、行政村至县道、自然村至等级公路平均通达时长分别缩短至20分钟、12分钟、6分钟;全省新改建县道按照三级及以上标准实施,乡道、村道建设达到四级及以上标准,形成一批以茅山旅游大道为代表的农村公路“品质工程”示范项目。
以法促管,加快建立规范高效的治理体系。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全力实现“管好”,是推动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按照依法治路的总要求,《江苏省农村公路条例》首次将实施农村公路“路长制”写入地方性法规,全面建立覆盖县、乡、村的三级“路长制”体系。实施农村公路“路长制”会议、巡路、督查、信息报送和公开四项制度,形成“路长制”管理工作闭环,借助“路长制”体系协助执法到一线,及时发现、查处破坏路产路权的违法行为,目前全省农村公路路长总人数达到1.79万人。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治超工作的指导意见》,全面加强农村公路超限超载运输源头管理和综合治理,严厉打击超限超载违法行为。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农村公路路政执法工作的指导意见》,构建县统一执法、乡村协助执法的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机制,建立农村公路路政群管(协管)网络,实现农村公路执法管理全覆盖。通过体制机制的完善,各级交通运输执法部门严格规范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依法查处违法行为,提升案件办理质量,农村公路管理水平和效能不断提升。海安市农村公路“路长制”成功入选交通运输部农村公路“路长制”典型案例。
以法促养,不断健全有路必养的管养机制。持续强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全力实现“护好”,是推动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每年推动将农村公路提档升级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并连续多年在省人大开展的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评议中名列前茅。印发《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江苏省入选全国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省级试点地区,南京、苏州、南通入选市级试点地区,宜兴、溧阳入选县级试点地区。发布《农村公路提档升级路面绿色技术施工规程》《江苏省农村公路桥梁养护技术指南》等地方标准和技术指南,农村公路管养标准规范体系加快建立。夯实农村公路安全基础,《江苏省农村公路条例》突出加强安全监管和教育、加强安全设施防护、加强桥梁安全管理三方面要求。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建立交通事故市、县党政领导到场等制度。深入开展农村公路安全提升专项行动,基本实现通行客运班线和接送学生车辆集中的村道、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重点路段安防工程全覆盖。创新开展“公路医生进乡村”安全专项行动,组织“公路医生”专家团队进区县、进路段、进讲堂,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安全整治技术和管理水平。在法规制度、政策文件指导下,江苏农村公路基本实现“有路必养、养必到位”,优良路率达93.34%,农村公路桥梁限载标志和桥梁信息公示牌设置率达100%,累计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7.8万公里,全省农村地区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持续保持“双下降”。
以法促运营,持续完善集约高效的运输服务体系。提升农村交通运输服务能力,全力实现“运营好”,是推动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的。省交通运输厅通过政策持续引导农村公路运营市场规范化,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印发《江苏省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牵头制定长三角地方标准《长三角省际毗邻公交运营服务规范》,进一步巩固全省镇村公交发展成果,助力道路客运转型升级,全面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联合商务、农业农村等部门印发《深化交通运输与邮政快递融合 推进城乡物流服务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客货邮融合发展江苏方案——“十百千万”工程,制定《江苏省城乡物流服务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启动以客货邮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物流达标县建设。目前,江苏基本实现镇村公交全覆盖,73.4%的行政村实现镇村公交直通县城;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5A全覆盖,5个县(市、区)创成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城乡公交满意度在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中连续多年位居前列。全省建立城乡物流三级服务体系,已建成62个农村物流示范(达标)县,13个品牌入选交通运输部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一。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在全国率先达到100%,所有行政村都有“村邮站”。
(作者系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一级巡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