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资源配置可持续发展探讨

发布时间:2010-12-09     稿件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蒋 达    

     各级各类干部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资源。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促进干部配置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对优化干部资源配置的新要求

  干部资源配置可持续发展,需要突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导向性。在干部资源配置过程中,要自觉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高度审视干部工作,切实摒弃畸重畸轻,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只顾局部、不顾整体的观念与做法。围绕全面发展,抓好各类干部队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围绕协调发展,自觉地遵循干部资源开发规律,促进资源配置与规律发展相协调、相适应;围绕可持续,把当前干部资源开发与长远资源保障有机结合,建立长远规划,平稳有序地加以推进。

  干部资源配置可持续发展,需要体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我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决定了必须建立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相适应的干部资源配置机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地区和前沿城市,其经济、社会组织形式更需要率先创新,相应需要配备的领导职位,涵盖了新经济组织、社区公共管理等各方面,这对干部的能力素质要求更高。因此,要敏锐把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因地制宜,使干部资源配置既体现地域特色,又符合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干部资源配置可持续发展,需要增强备、育、选、管的统筹性。干部选任与干部的后备、培育及管理等环节,尽管各有侧重,但有机衔接,都会对干部资源配置产生影响。干部后备重在开源,建立干部配备资源的源头活水;干部培育重在开发,对干部资源能力素质进行提升;干部选任重在匹配,强调干部资源和职位资源的最佳组合;干部管理重在激活,意在发挥职位资源和干部资源的整体作用。

  干部资源配置可持续发展,需要提升人岗相适的科学性。配置干部时必须系统考虑岗位资源、干部资源以及配置方式,力求三者之间无缝对接。

  干部资源配置可持续发展,需要提高人尽其才的合理性。人尽其才要求在量才授任的基础上,激发和实现干部资源的最大潜能。做到“以人为本”,把尊重干部、关心干部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管理、评价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尊重干部个人意愿,最大限度地保护干部的干事热情。做到遵循规律,适时适宜适度使用干部资源,不提前采用干部资源,亦不延误干部最佳使用期,使干部使用达到人、事、时有机统一。

  干部资源配置可持续发展的优化思路

  根据可持续发展对干部资源配置的新要求,通过系统论的分析方法,可以得知:干部资源配置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其备、育、选、管各个环节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支持的子系统,正是它们各自的矛盾运动,推动着干部资源配置“螺旋式上升”,形成持续发展状态。

  在干部资源配置工作当中,我们需要强调这样几个理念:首先,干部的配置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有赖于干部宏观管理、后备干部、干部教育、干部监督、人才工作等各个子系统的配套,支持的子系统越多,干部资源持续配置动力越强。其次,干部资源配置处于永恒的变化发展状态。需要树立自我革命的勇气,不断否定自我,改革创新;需要强化长远发展理念,统筹规划,未雨绸缪。第三,干部资源配置具有特定的阶段性。某一阶段的静态需要体现当时地区发展的阶段要求。第四,每个系统的运行有着自身的规律性。干部选任、后备干部、干部管理等子系统都有自身固有的运行规律,需尊重各自规律。第五,系统间存在相互的作用与反作用。各个子系统都对干部资源配置及其配置之间有着影响和作用,需要避免“短板”现象,保证每个子系统良性运行,相互间顺畅衔接。

  实现干部资源配置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围绕增强干部资源配置系统的开放性,构建内外互动支持机制。一是开阔干部资源配置的视野。树立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整合各类社会组织资源,借鉴吸收干部资源配置工作先进地区的做法和经验,大胆探索开发干部资源的新方法,努力形成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产业特色相协调的干部资源配置方式。二是扩大干部资源配置的民主。三是突出人才系统的支持作用。着眼于把党的人才工作所积聚的优势转化为干部配置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发挥高层次人才对干部资源的储备作用。借鉴运用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丰富干部资源配置的手段和方法。

  围绕推动干部配置“螺旋式上升”,构建持续发展动力保障机制。一是建立完备的干部资源配置发展规划。制定干部资源配置系统中各环节的具体工作规划,根据地区发展目标及中心工作需要,提出不同阶段干部资源配置的具体标准及要求,为不同时期实现干部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保障。二是建立有利于干部全面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方法,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应推进干部职业生涯规划制定,推行职业生涯管理,对干部职业生涯进行跟踪,对干部配置到新岗位后,引导其形成更高的人生目标,采取教育培训、挂职锻炼等方式,提升能力素质,更好地适应发展需要。三是持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围绕增进管理与履职的互动,构建干部职责管理机制。一是探索干部岗位职责管理。建立健全职位说明书制度,加强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干部任期制管理,结合任期及岗位职责,实行任前承诺和目标责任制管理,推动干部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工作状态。二是完善干部能力素质和政绩评价。三是强化干部信息与职数管理。着力提供干部信息支持,拓宽干部监督信息来源,充分掌握干部思想、工作、学习、生活、作风以及群众反映等方面的信息,确保干部选任好中选优、优中选强。加强干部职数的计划管理,建立领导干部资源配置的具体制度和方法。四是积极盘活干部资源。

  围绕促进干部后备与干部选任的互动,构建后备干部成长使用机制。一是扩大选拔视野,拓宽进口渠道。二是加强管理培养,提升能力素质。三是坚持备用结合,加快成长使用。针对目前在干部资源配置中存在的备用脱节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建立有利于推动后备干部使用的政策规范。对列为后备干部而长期不能使用的,要分析原因,帮助调整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轮岗、交流提升能力素质,并及时用上相应岗位。

  围绕遵循选任系统自身规律,构建干部资源人性化配置机制。一是切实遵循干部选拔任用规定。二是切实遵循干部成长成才规律。在干部资源配置过程中,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动,做到把合适的人才,在合适的时候,用在合适的岗位上,既尽可能减少破格提拔,也尽可能减少延误使用。要关注较早走上领导岗位的年轻干部。三是切实尊重干部意愿选择。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干部选拔任用的基本价值取向之一。在干部资源调配时,要坚持岗位条件与干部意愿的统一,以适当形式了解干部意愿,尽可能满足干部个人全面发展规划,切实体现组织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的良好导向。

  围绕推动子系统间顺畅对接,优化干部配置内部衔接机制。一是以系统的观念整合职能。把干部的选、育、管、用各个环节作为干部资源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系统的眼光加以统筹考虑和资源整合,切忌有内外之分、核心与边缘之别。二是以共享的理念开发资源。围绕提升效能,相关子系统要将职能范围内掌握的干部资源信息,提供给相关方面使之获得快捷式共享,比如把岗位职责、职位职数、干部情况等,整合成共享的数据库,推动干部选任工作全息化。打破各个系统间的“壁垒”,除了最核心的干部调整酝酿方案保密外,其余信息互通有无,工作互相借力,密切配合,相互支持。三是以互动的眼光提升水准。随着选任标准与质量的提高,干部选任必然要求其它系统相应提高水准。因此,干部备、育、选、管各个系统都要服从服务于干部资源优化配置、持续配置的大局,在支持其它系统的过程中,找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差距,不断提升本系统工作水平,适应整个系统的总要求及其它系统的特别要求,正确而充分地发挥本系统的职能作用。□   

  (作者系中共无锡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