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受世界金融危机加速向实体经济蔓延的影响,出现了部分农民工返乡的情况。为了引导和推动这个群体坚定信心,振奋精神,走上就业和创业新路,我们沭阳县把返乡农民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农村宣传思想工作的一个重点抓实抓好。
近年来,我们结合返乡农民工的特点,突出了创业文化的培育,深入开展返乡农民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把无形的思想观念融入到推动创业的有形载体之中,催生创业促进农民增收,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和强力引擎,实现以发展保稳定、促和谐。2008年沭阳有7400余名农民工返乡从事高效农业综合开发,返乡创办企业784家,占新增民营企业总数的22.7%,投资总额达4.17亿元,带动就业1.2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了14.7%。
一、全力营造返乡创业的浓厚氛围
我们组织开展“青春在创业中闪光”大型宣教活动、“返乡创业之星”评选活动,组织创业事迹报告会,并通过开设《全民创业村村行》电视专栏、在网站设立创业专区等形式,积极倡导创业精神,大力营造创业光荣的浓厚舆论氛围。充分发挥典型引领作用,精选了26名返乡创业者的事迹在省级以上媒体进行宣传,花农周洪亮的事迹还被央视摄制专题片播出;进一步提高返乡创业人员的地位,积极选拔返乡创业者担任村两委职务,有效提高了返乡创业者的带动示范作用。
二、努力提高返乡创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设立了40个创业培训基地,组建创业讲师团,因时、因地、因人实施“创业素质提升工程”。抓住农民工返乡过年时机,集中开展“全民创业培训月”活动,三年来共组织574场创业专题培训,受训群众超过40万人次;针对农民工素质参差不齐且普遍偏低的实际,举办“补差”、“提高”和“拓展”三个不同层面的培训班,已累计开设700个班次;结合不同地域产业特点,定期聘请扬州大学等高校专家开设“村民创业讲坛”,使培训更贴近本地经济特质,农民创业者也获得了与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三、为返乡创业提供科学高效的指导服务
构建了以县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为龙头、以乡镇创业指导服务站为支撑的创业指导网络,每年年初举办创业咨询会,年中举行创业指导服务周,累计开展创业咨询活动415次。定期免费编发《民营经济信息》,并通过《致富金桥》等电视栏目和手机短信平台发布,截至目前已发布项目信息192条,41名返乡人员根据信息创办了致富项目。开展“创业1+1义工服务”活动,组织机关干部与返乡创业者结对,提供帮办服务。在各乡镇建立返乡创业园,鼓励返乡农民工进园创办各类企业。成立了全省首家村镇银行和两家小额贷款公司,组建了48家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开展“金融助推创业”行动,推动银行创新农村金融信贷产品,构筑宽松的农民创业信贷体系;将银企洽谈会会场设到乡镇,现场推介金融产品,现场交流、洽谈签约。设立了全民创业发展基金,对初创、微小企业的贷款给予贴息补助;对申办企业所需规费全额补贴;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返乡创业者实行“以奖代补”,最大限度地降低创业成本。
面临新的形势,进一步做好农村宣传思想工作,应立足当前实际,以返乡农民工为重点、以培育创业文化为抓手,努力做到贴近农村工作、贴近农村生活、贴近农民群众。
一是围绕“保增长、促发展”大局,不断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针对当前经济危机影响,国家提出“保增长、促发展”,对于农村而言就是不断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宣传思想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这个大局,着力加强农村创业文化建设,培育农村创业主体,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壮大农村经济发展主体,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提升农村经济发展质态。
二是立足改善农村民生根本,充分满足广大群众的致富需求。改善民生是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农民增收是当前农村最大的民生工程,致富也是当前农民最强烈的愿望。农村宣传思想工作必须以更好地满足农民致富需求为立足点,为农民特别是返乡农民工拓宽创业门路,引导他们更新观念,开拓视野,实现从外出打工赚钱向本土创业发展转变,切实有效地帮助他们提高收入和生活水平,使宣传思想工作与农民生产生活有机融合。
三是把握农村发展稳定重点,切实抓好农民工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是实现稳定的有效途径。农村宣传思想工作要将返乡农民工这个特殊群体作为重点,引导他们积极投身创业实践,带动更多返乡农民工本土就业,建立“输出富余劳动力——打工积累资金技术——返乡创业——安置本地富余劳动力”的良性格局,既可以有效避免农村劳动力闲置带来的若干社会问题,又可以通过加速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四是着眼返乡农民工创业实际,努力改善农村创业条件。农村宣传思想工作只有立足解决农民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与他们的思想脉搏同频共振,才能化虚为实,把工作做到心坎上。要把办实事、搞好服务融入到宣传思想工作中去,通过降低创业门槛、改善创业环境等实实在在的举措,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排忧解难,将服务落到一件件实事上,真正能够帮助广大农民工成功创业。□
(作者系中共沭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