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环保指数”

发布时间:2010-12-08     稿件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张业修    

  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组织编制的《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8)》报告显示,尽管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危机意识在增强,但环保素质较之前两年却并无多大改善。2006年,公众环保意识得分是57.05分,环保行为得分是55.17分,环保满意度得分是60.2分,2007年,这三项环保指数得分分别为42.136.644.7分,而到2008年,分别为44.53745.1分,比2006年分别下降了13分、18分、15分。这表明,公众个人的环境素质不仅是环保活动中的一片“洼地”,而且已成为制约环保水平提高的最大障碍。原因何在?

   其一,是公众环保诉求与环保行为之间出现的“人格分离”。从调查显示的数据看,有81%的公众认为“我对环境保护负有责任”,而在实际行为中,却只有18%的公众表示会“主动了解环保知识”,26%的公众表示会“经常采取环保节能行为”,47%的公众表示在日常生活中不会向有关部门举报环保违法行为,另有72.2%的公众表示不知道65是“世界环境日”。这些数据表明,公众对环保的要求与主动参与环保活动的行为之间,反差实在是太大了。这种状况如不改变,提升公众环保指数岂不就是一句空话?

  其二,是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动摇了公众参与环保的信心。在盲目崇拜GDP之后,我们所看到的,是环境被污染、生态被破坏、水土在流失、草原在退化、沙尘暴在肆虐。正因为如此,所以本次调查,有76.4%的公众认为,我国当前的环境问题“非常严重”和“比较严重”。这种认识本身就表明公众对环境形势的担忧及其对未来前景的疑虑。

   有鉴于此,愚以为,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改变在环境保护中“政府强势,企业忽视,公众漠视”的状况。作为政府来讲,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和政策引导以及对环保事件的处置力度,以调动全社会的力量都自觉加入到环保的行列中来;作为企业,则应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升级中,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下决心淘汰那些落后的生产力和高耗能、高污染的机械设备,以确保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作为公众,则应消除疑虑,要相信党和政府能在预期的时间里把环境治理好。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自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小事做起,并要使之成为一种常态。唯有这样,公众环保指数才能不断提高,我们所期望的环保目标才能如期实现.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