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

发布时间:2010-12-08     稿件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魏国强    

  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的重要部署。当前,连云港市各级党组织正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加快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一、坚持把创新党建工作理念作为构建新格局的先导工程。一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树立以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来推动统筹城乡发展的服务观。把统筹城乡基层党建自觉放到科学发展大局中去思考、去把握,注重在推进基层党建中解决改革发展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服务城乡统筹发展创造出最大效益。通过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进一步密切城乡党组织之间、党员干部之间及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联系;通过开辟一个城乡各级党组织与党员群众之间上下互动的制度性的新通道,构建一个上下贯通、紧密联系的组织动员新体系,把城乡各级干部党员的心思和注意力引导到加快建设城乡统筹发展上来。二是坚持开放融合、统筹协调,树立推进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发展的整体观。把党建工作纳入到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时代大潮中去审视,融进社会改革开放的大局中去思考,使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成为一项开放的“凝聚力工程”。把资源共享作为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重要内容,整合城乡各类优质资源,积极推动党建工作联抓、经济发展联促、服务工作联做、民生实事联办、文化活动联谊、社会治安联防、精神文明联创、环境卫生联搞,努力实现城乡党建工作的整体推进、协调发展,更好地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树立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城乡基层党建的创新观。辩证地认识统筹城乡基层党建与现行党建工作模式的关系,在继承传统党建工作有效做法、经验的基础上,对一些不适应、不符合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模式和做法进行改革,进行扬弃,优化思路,拓宽领域,丰富内容,改进方式,健全机制,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二、坚持把推动城乡联建共创作为构建新格局的有效载体。一是实行先进党组织城乡联建共创。采取组织联网、阵地联建、党员联动、活动联谊、实事联办、发展联姻等形式,以新农村服务中心为平台,引导城市综合实力较强的机关单位、企业、社区党组织与综合实力较弱的村级党组织建立联建关系,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形成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的长效机制,为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二是实行城乡党建区域联合统抓。适应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大力创新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模式。探索实行中心村党委带动辐射模式,在推进农村社区化服务建设的同时,把地域相邻的几个村庄规划为一个社区,在每个社区选择一个交通便利、班子较强的村庄作为中心村,成立中心村党委,在乡镇(街道)党委领导下,指导协调社区内党组织开展工作。同步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开展形式多样的为农服务,让农民群众和城市居民一样,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及时、便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探索实行产业联动区党建模式,以产业关系为纽带,在龙头企业、生产基地、行业协会、经济合作组织、专业市场等关键环节和产业链上设置党组织,努力实现产业党组织建设与产业发展的有机融合。探索实行区域大党建协作区党建模式,建立区域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签订党建工作协议,把区域内的机关、“两新”组织、社区、农村、协会等不同类型党组织整合起来共同开展党建工作。三是实行城乡四级联动帮扶。深入开展“万名党员帮万户”活动,采取“一帮三”形式开展扶助活动,组织1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1名贫困党员和1户贫困户、联系培养1名致富带头人入党积极分子,帮带贫困党员、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帮助致富带头人思想不断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四是资源统筹部门联手推进。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组织引导作用,通过城乡党支部结对帮扶、志愿服务、设岗定责等形式,积极引导市县(区)的政策、资金、项目、技术、信息、智力等优质资源源源不断流向农村。

  三、坚持把统筹城乡党建资源作为构建新格局的核心举措。一是统筹城乡党组织建设,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打破城乡分割的党建资源配置格局,通过整合城乡党务人才、党建经费、活动阵地、培训设施等党建要素,实现城乡党建工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党建资源共享度和利用率。抓紧建立健全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保障机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大公共财政的补助力度,建立健全规范稳定的基层组织工作经费保障制度。二是统筹城乡干部人才资源,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带头人队伍建设。深入开展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推进以村党组织书记为重点的“双带双强”型村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实现“五有”:选任有多种渠道,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促进城市优秀人才资源向农村流动;培训有务实举措,整合运用城乡各类培训资源,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管理有可行制度,深入开展“乡村学华西、乡村干部学吴仁宝”活动,继续深化农村干部目标承诺制,切实加强对村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待遇有合理保障,大力落实中组部“一定三有”要求,全面解决村党组织书记的待遇报酬问题,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进步有发展空间,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和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力度,充分激发农村干部队伍的工作热情。三是统筹城乡党员教育管理,进一步保持和发展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着眼城乡共管,不断完善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体系;加强党员动态管理,健全城乡一体、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党组织配合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机制。推进城乡共助,深化农村党员“双扶双带”活动,健全完善农村党员创业扶助机制、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帮扶机制、组织班子成员与党员谈心谈话机制,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激励、关怀和帮扶。立足城乡共育,采取合力推优、共同培养、两地公示、联合把关等形式,加强联系、携手合作、共选共育,切实把农村各类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内来。四是统筹推进城乡基层民主,不断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改革完善基层党组织书记选举制度,全面推行“两推一选”、“公推直选”等办法,推进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全面推行民主恳谈会、民情沟通日制度,推进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全面推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党务公开,落实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四、坚持把构建有效推进机制作为构建新格局的重要抓手。一是建立多方联动的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机制。探索把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中的一些具体任务科学分解,通过适当的渠道和手段,正确转化为政府部门的行政行为,进一步强化全市各级党组织和行政机关的职能,明确在构建党建新格局工作中的职责、任务,充分发挥其抓好党建工作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各级党组织之间上下左右的联动机制,定期召开协调会议,沟通情况,协商工作,增强推进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工作的合力。二是建立城乡一体的区域性党建工作平台。大力推进新农村服务中心建设,使其成为具备整合党建资源服务功能的城乡一体化党建工作平台,全面推行“支农单位进驻、重点部门挂牌、审批项目代办、多项服务一体”的新农村服务中心运作模式,不断提升新农村服务中心资源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三是加强城乡一体的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根据有利于加强对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党的领导作用、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原则,在以地域、单位为主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更加务实管用的模式和做法,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设立,形成城乡基层党组织全覆盖的体系格局,使各种组织都能在体系格局内找到各自的着力点,进一步形成优势互补、整体联动的工作局面。四是构建党群工作一体化格局。强化党的领导核心地位,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调动各方面力量,把党的组织资源与行政资源、群众资源、社会资源整合起来,使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工作加快推进、扎实有效。充分发挥各群团组织的组织群众优势,积极推进党建带工建、团建和妇建,形成党群工作联动新格局。创新党的组织动员体系和方式方法,动员和鼓励各类经济、社会组织大力支持党的建设,加大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理论和实践研究,为深入持续推进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作者系中共连云港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