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扬州市邗江区坚持科学发展新思维,加大统筹力度,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走出了一条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子。
邗江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曾两度跻身全国百强县,人均主要经济指标一直位居长江以北各县(市)前列,率先在苏中建成全部指标都达标的全面小康社会。虽然邗江已撤县设区,但目前区域范围内,主体仍是农村。邗江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聚焦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区的小康。同时,邗江农村的发展不能就农村抓农村,而是要着眼更宽的视野,投入更多的精力,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走城乡统筹发展的道路。邗江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初步探索总结出六个方面的经验:
一、以解决“三农”问题为根本落脚点和出发点,让广大农民与城市居民同步过上全面小康的幸福生活。一是坚持把发展高效规模农业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大力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以“四个十”(10万亩蔬菜种植、10万亩水产养殖、10万亩花卉苗木、10亿元畜禽产业)为目标,以“百千万”示范工程和“一镇一特、一村一品”为抓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三大合作组织建设,实现农业布局区域化、高效农业园区化。二是坚持“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的思路,积极探索以城带乡、以工哺农、村企挂钩等方式,鼓励各类资本投入高效规模农业及配套产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坚持全面规划、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规划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三是加快农民生活市民化。着力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不断完善集中供水、污水处理、垃圾清运等生活保障体系,以及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化、医疗卫生便捷化、社会保险覆盖化、文体设施健全化等社会保障体系。
二、以构建板块经济为核心,坚持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互动并进。从自身发展特点和现实出发,着力优化生产力布局,构建“四大板块”。按照“产业园区化、园区城市化”的要求,坚持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互动,自觉把园区作为城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构建以邗江经济开发区和杨庙环保产业园为核心的主城区板块、以杭集日化科技工业园为核心的东部板块、以北洲船舶(重工)产业园为核心的沿江板块和以北山汽车工业园为核心的滨湖板块,加快形成以核心产业为主导、特色园区为支撑、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并驾齐驱、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互动配套的板块经济新格局,推动区域协调持续发展。预计到2012年,每个经济板块都将形成500亿元左右规模。在加快主城区现代化步伐的同时,着力加快片区改造步伐。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放大城市的产出效应和辐射效应,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
三、以建设卫星城镇为依托,加快农村城镇化,以城镇的繁荣促进农村的繁荣。坚持把建设卫星城镇作为连接城市和农村的节点来打造。卫星城镇的建设离不开产业的支撑,所以,刊江十分注重打造特色园区,推进特色产业的集中集聚,推动产业向园区集中。通过拉长产业链条,完善产业配套,进一步增强卫星城镇核心竞争力。同时推动人口向城镇居住向社区集中。按照城市的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卫星镇,进一步完善教育、卫生、文化、生活等基本功能和配套设施,加大卫星城镇的承载接受能力,吸引更多的农民到集镇居住。坚持把农民集中居住区规划建设与园区建设、卫星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既考虑推进农民的集中居住,又为集中居住后的农民提供相关的产业发展配套、生活设施配套。
四、以公共财政为支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一是农村实现与市并网供水,使农民喝上了城市自来水,确保了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二是大力推进通组道路建设。在全面建成“20分钟城镇圈”和实现“村村通”目标的基础上,利用3年时间对通组道路实施财政补贴,采取以奖代拨、以物代补等形式,加大通组道路建设力度。在全省率先统一了村组道路建设规划。至2008年底,全区已经建设660公里通组道路,其灰色化率达60%以上,切实解决了群众行路难、出行难的问题。三是城乡垃圾集中处理。从源头上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在苏中苏北率先实现垃圾集中处理体系全覆盖,建立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全区投入2000多万元实现城乡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建立了“组保洁、村收集、镇集中、区转运”体系,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四是城乡公交一体化。2008年新建、改建各类农村道路760公里,改善了农村客运发展环境,提高了农村客运的通达密度和服务质量,两年内全部建成镇级客运站12个、标准化站台120个,加快通村公交进程,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生产生活条件。
五、以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为关键,逐步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农村体制创新,把关注经济增长优先目标逐渐转向关注社会发展优先目标,提高公共开支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调整各类公共服务支出结构,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支出效率。一是实行统一城乡劳动用工政策,将劳动就业服务网络延伸到乡镇。出台了《消除城乡“零就业家庭”,促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意见》,将消除“零就业”家庭工作由城镇向农村拓展。近两年来,累计新增就业岗位12000多个,培训劳动力33000多人,转移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22000多人,累计发放各类补贴6000多万元。二是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与老年补贴制度。按照“低门槛、全覆盖”的要求,邗江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财政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模式,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将年满18周岁的农村居民全部列入参保范围,目前参保人数已达15.3万人。邗江还率先推行“农村老年居民养老补贴制度”,对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以上农村老年居民每月发放养老补贴,并且不断提高农村养老保障水平,使农民群众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靠。三是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和保障水平,个人缴纳25元,政府补贴90元,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120元,通过大病统筹和医疗救助农民,最高报销额度每年可达10万元。截至目前,参保人数近38万人,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切实解决了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四是建立十大救助机制。仅2008年投入用于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教育救助、医前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优抚对象医疗保险和常用药费减半、危房改建、灾害救助的资金就达2000万元。
六、以提高城乡居民文明素质为目标,抓好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繁荣城乡文化事业。以全新的视角和理念,实现城乡文化共繁荣,实行城乡文化事业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资源共享、文化融合,使得同地域的居民享受同等的文化权利。深入实施城乡文明创建工程,开展“文明新风镇村行”活动,全面完成镇(街道)文化中心和村农家书屋、农民健身点建设。近两年投入2200多万元,推进镇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各镇都建成标准化文化中心,所有村都有“农家书屋”镇村体育健身中心,体育健身工程点基本建成,在改进硬件设施的同时,各地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文化体育健身活动,不断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分析邗江区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做法,总结其规律,关键是其在具体工作中大胆创新,给城乡统筹发展赋予了新的认识、新的内容——坚持把城市与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整体统一规划,通过城乡产业融合,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城乡统筹的切入口,推进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发展,让农民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最大受益者;坚持体制机制创新,统筹城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机制保障公共产品供给城乡均衡。□
(作者系扬州市邗江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