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沛县坚持把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龙头”,围绕选好、用好、管好、扶好村党支部书记,创新思路,健全机制,完善政策,狠抓落实,建设了一支想干事、能干事的支部书记队伍,找准了一条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好路子,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
拓宽视野,公推直选选好带头人
为切实加强村支书队伍建设,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坚持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强”标准,采取“公推直选”方式,拓宽选人视野,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通过公开选拔,使一批“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人才走上了村支书岗位,其中,民企老板24名,农村致富能手226名,县镇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128名,激活了村支书队伍。胡寨镇草庙村党总支书记秦真岭,原是一名建筑包工头,不仅有一定的资金积累,而且头脑活络,热心公益,群众威信较高,经“公推直选”担任了村党总支书记。上任后,他与村里党员干部一起探索发展经济、致富百姓之路,采取“支部+合作社”、“党员+农户”、“合作社+网站”模式,带领村民发展设施蔬菜产业,通过三年努力,全村建起了1200余亩的长茄生产基地,亩效益高达万元以上,2008年村民年种菜收入6500元以上,由全省经济薄弱村变为全县的富裕村。同时,他带领党员群众采取拆旧房建新房方式,建设农民新居234户,使草庙村成为徐州市新农村建设的典型。
提升素质,完善机制用好带头人
建立培训提高机制。围绕提升村支书政治思想素质和发展致富能力,制定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县委每年组织村支书外出观摩学习2-3次,每半年对村支书轮训一次,不定期邀请专家学者举办党的大政方针政策、招商引资、农业产业化、新农村建设专题讲座。组织全县所有村支书到华西、无锡进行“双学”和新农村建设带头人能力培训,每年选派一批村支书到省委党校、中央党校和青岛兰德培训中心进行高层培训,解放思想,开拓视野,达到了“双提升”的目的。
建立党员议事机制。每村推选10-20名党员代表组成党员议事会,负责听取、收集全村党员和群众对本村党的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要求,随时向村党组织反映。党组织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前,召开党员议事会进行酝酿,形成议案,作为决策时的重要依据。通过党员议事会,约束村支书的权力行为,培养村支书的民主意识,提高村支书的决策水平,凝聚广大党员的意志,保证农村党务、政务、财务的公平公正和公开透明。栖山镇胡楼村党总支书记王吉永,在新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党员议事会和村民议事会的作用,建不建、如何建、谁来建、怎么管都由党员群众说了算,由党员和村民代表负责新村建设的资金和质量监管,村支部只服务,不干涉,保证了新村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全村新建农民住房300余户,节约土地200余亩。
建立激励奖惩机制。在全县深入开展“争当五星村支书、建设和谐新农村”活动,推行村支书工作目标承诺制度,以考核定实绩,以实绩定星级,以星级定奖惩,凡被评为“五星”级的村支书,县委一次性奖励5000元,先后有9名符合条件的优秀村支书被选拔为镇领导干部;对当年考核定为“三星”及以上等次的村支书,养老保险应由个人交纳的部分费用,县政府作为奖励予以承担。对连续两年得不到星的予以诫勉,连续两年民主评议不合格的,免除村支书职务。
强化监督,勤廉双述管好带头人
全面推行村支书“勤廉双述”制度。村支书每季度向全村党员、村民代表和镇驻村干部述职述廉一次,接受党员、群众监督评议,对党员、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勤廉双述”促进了阳光村务、廉洁干部、和谐农村建设。新城区北孔庄村因村务不公开、干部不廉洁,村民上访不断,村里工作举步维艰,一度成为全县有名的乱子村,致富能手甄在国经公选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后,从村党务、政务、财务公开入手,规范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带头述职述廉,接受党员群众监督评议,同时,带领村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不到两年的时间就使村里面貌得到了彻底改观。近两年来,该村先后荣获“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江苏省民主管理示范村”等称号。
搭建平台,加大力度扶好带头人
搭建发展平台。结合实际,县委提出了发展鸭、菜、菌“三棚”奔小康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引导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群众调整产业结构,鼓励农村党员干部带头发展富民产业,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张庄镇夹河村党支部书记吴峰,采取支部规划、干部带头、党员结对、科技入户、统一销售形式,带领村民发展设施农业,全村新建菜棚2500栋、鸭棚60栋,2008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7000元。
搭建服务平台。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创新农村经营机制,采取“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农村资金互助合作,解决农村土地零散、农户松散、市场分散、资金闲散等问题,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目前,全县农合组织总量已达671家,90%以上是在村党组织参与引导下创办的,其中,由村支书牵头创办的达210余家,带动全县2/3的农户加入了农村主导产业发展的产业链。敬安镇唐楼村党支部书记卢海林,牵头创办了益农合作社,与科研单位联合建立蔬菜制种基地3000亩,村民亩收益达2万元以上。
搭建政策平台。在全县开展“百家部门连农村、千名干部进农田、亿元资金扶农业、十万大棚富农民”活动,推进设施农业提档升级,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基层党组织发展生产、带民创业,对新建规模设施农业基地每棚以奖带补4000元;在新村建设中,每置换节约一亩土地,补贴奖励2万元。这些政策极大地激励了村支书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激情,涌现出了一大批“双强”型村支书和“双带”型党员干部标兵,带动了全民创业和农村经济蓬勃发展。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只有好支书,才能带出好班子,选准好路子,形成好民风,才能带领群众科学发展、全面达小康。结合沛县农村实际,我们下一步将按照改革创新的要求,进一步健全机制,完善措施,把全县村党支部书记建设成为高素质的引领农村发展的带头人队伍。一是更新观念选能人。树立“富人引路,能人管村”的观念,把能否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富作为选配村支书的重要尺度,打破论资排辈观念,克服求稳怕乱思想,不拘一格选贤任能。二是注重培训提高人。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规模、多层次抓好村支书培训。结合村支书工作实际,做到理论培训短班化,实践教育经常化,技能培训专题化,使村支书真正成为农村基层优秀的带头人。三是落实待遇激励人。认真落实好村支书的相关待遇,拓展村支书发展进步的渠道。四是未雨绸缪育新人。深入实施农村党员干部“递进培养”工程,注重抓好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始终保持一支素质优良的村后备干部队伍。□
(作者系中共沛县县委书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