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杂技团成立于1957年。经过52年的风雨兼程,它在海内外已经享有极高的声誉,综合实力在全国遥遥领先。在当下文化体制改革的浪潮中,南京市杂技团与时俱进,牢牢把握机会,成功实现了体制转型,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展现出蓬勃的生机。
近年来,南京市杂技团瞄准国际演出市场,前往俄罗斯、法国、德国、美国、加拿大等近10个国家和地区演出。在国外,仅大型主题晚会《梦之旅》就演出了199场,创汇达60万美元,被文化部评为2008年度优秀出口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团长费广生将杂技团成功打入国际市场的主因,归功于剧团体制改革的成功。为了更好地定位市场、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剧团成立了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进行企业化运作。“从现在来看,我们改革的路子走对了。”费广生说,“这些年,我们不仅收获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树立了南京在国际舞台上的文化形象。”
积极打造艺术精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立于不败之地?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拥有新颖、奇特、时尚、纯美、精致的杂技艺术精品,才能够在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语言、不同信仰的人群中获得最大的认同。南京市杂技团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多年来积极努力,在改革中求生存,以开放促发展,在尊重艺术规律的基础上,积极更新杂技节目的理念,尝试将新的元素运用到杂技表演中,使其实现从“技”向“艺”的转变,从而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创新节目理念,吸取多种元素精华。继承和发扬中国民间传统杂技技艺,吸取舞蹈、艺术体操、滑稽和戏剧等艺术门类的精华,不断改善和丰富杂技的技巧,形成了南京市杂技团独特的现代表演艺术风格。所创演的许多节目屡获大奖。《雪静绽梅——高椅》荣获“金狮奖”第四届全国青少年杂技比赛金奖,《阳光少年——空竹》和《向往——转动地圈》荣获银奖;《小马倌——绳技》荣获第五届全国青少年杂技比赛创作金奖。演员高超的技巧加上编导者的创新精神和现代艺术思想,使南京市杂技团的节目在舞台上呈现出一种新颖、独特的面貌。例如将街舞元素用在绳技表演上,动作充满青春活力,音乐节奏爆发力强,演出效果空前轰动;将优雅古典的芭蕾舞元素用在杂技上,成就了高难度的节目——顶上芭蕾,该节目受到英国女王的邀请在爱丁堡演出,为南京赢得了荣誉。最新创作的将舞蹈元素融入传统杂技爬竿中的节目,小演员将人与蛇之间情感的挑逗和吸引演绎得丝丝入扣,动人心弦,再加上优美的舞蹈、动听的音乐、美仑美奂的服装等,增加了节目的可看性。
创新演出理念,倾力打造主题晚会。技巧创新,节目程式变化不大,为了适应观众和市场的需求,南京市杂技团把目光投向了整台晚会面貌的创新,给晚会赋予一个主题,然后将各个节目贯穿在主题故事中。开拓主题晚会,摆脱了单纯耍弄技巧的局限,从一个完整的艺术精品要求进行创作,要求对整台杂技节目进行一个完整的构思,围绕一个主题,经过精心安排处理,各种手段宛如金线串起一串珍珠,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南京市杂技团荣获全国歌舞、杂技主题晚会优秀剧目展演优秀剧目三等奖的主题晚会《梦之旅》正是这样产生的。该剧别出心裁地将观众带入一个小姑娘的梦境里,游历了充满神奇色彩的森林世界。技艺精湛的杂技演员们化身为蜻蜓、青蛙、松鼠、猴子、蜘蛛等动物形象,将高难度的飞杠、花坛、转毯、地圈等诸多杂技项目一一呈现给观众。整台晚会融合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段,加上现代舞美、音响和灯光的处理,为传统的杂技表演艺术融入了更多轻松、欢快的元素,显示出独特的个性魅力,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多种手段主动开拓演出市场
文化体制的转型为南京市杂技团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加速杂技团的产业进程,成为整个团队在全球金融危机阴霾下积极调整的重要思路。文化产业离不开市场,只有在市场中才能实现文化产业的价值。
目前仍摆脱不了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尴尬,这是大多数杂技团队共同面对的困境。南京本土市场并没有形成以国际观光客为主要消费群体的演出市场,同时,国内市场尚且需要培育,尤其是南京本土市场不景气、不成熟,本地市民的消费习惯不适应商业演出,文化消费能力并不能够满足杂技团的需要。而国外的演出市场经历上百年的经营已经相当成熟,拥有固定的剧场、移动演出大蓬和配套服务设施,拥有演出经纪公司、稳定的观赏和消费群体,为杂技团的演出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为此,南京市杂技团瞄准国外市场,将其作为主打市场,多次前往俄罗斯、法国、德国、美国、加拿大等近10个国家和地区演出。
一方面,以创作精品来开启国际市场,以高度的团队纪律管理来占领国际市场,以赛场作为走向国际市场的窗口。2006年,南京市杂技团的杂技节目芭蕾、花坛、转毯分别荣获2006年4月第24届“朝鲜四月之春”国际艺术节金奖和银奖。《小马倌——绳技》荣获2008年9月俄罗斯第七届莫斯科国际青少年马戏比赛金奖。《顶上芭蕾》荣获2009年第二届俄罗斯国际马戏节银奖。国际上的频频获奖带来了大批的演出订单。
另一方面,转变经营理念,变“坐商”为“行商”,运用市场营销理念进行各种宣传推广,广开联络渠道,多方面捕捉信息,开辟多条通往国际市场的途径。运用网上宣传、文化交流中介机构、洽谈会等,积极开辟新的演出渠道。诚信合作,维持好与国外老客户的关系,以流畅、观赏性强的精品争取回头客。
着力培养和管理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优秀的团队离不开优秀的人才。优秀的演员精湛的技艺能够给杂技团演出增添掌声和欢呼,带来更多鲜花和荣誉。南京市杂技团十分注重人才培养,尤其是演员的梯队建设。目前,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标准,已经完成了人事制度改革。全团共有170个人,其中包括离退休人员,另外尚有30个学员正处在紧张刻苦的学习阶段。
精心选拔学员储备后备力量,进行全方位训练。挑选时注重挑选相貌端正、身体比例协调、韧带软度好、弹跳能力强、艺术感觉佳、表现能力强、节奏感好、爆发力强的儿童。入学后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训练,包括技巧训练、能力训练以及舞蹈、音乐、文化等课程的全面素质培养。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一次惊险动作无不倾注了演员自身坚忍不拔的努力,每一个步骤无不渗透了全团人员的心血,每一份努力无不饱含了执着的追求。此外,杂技团非常注重从全国各地引进优秀人才,并努力解决好他们的待遇问题。
用纪律锤炼团队精神。南京市杂技团在改制的过程中坚持打造过硬的作风,从而很好地保持了严明的纪律和良好的团队精神。首先是讲原则,树正气,用好的作风引导每位演员。其次,采用激励机制,奖勤罚懒。杂技团在业务方面要求“月检查、季考核”,专门成立艺委会,督促演员严格遵守杂技团的日常管理规定,按照训练计划的要求,明确训练内容、训练方法、训练程序、训练进度、训练成果等。并且在长期的摸索中,制定了一套考核体系,根据训练次数、节目质量、节目数量等具体指标,将考核机制细化、量化,从演员的技巧难度、掌握熟练程度、技巧的规范程度、节目的主题、意境、演员的表演、技巧的衔接、表演的风格等多方面进行考核。
【记者点评】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在于增强文化事业的活力,推动文化产业进程,充分调动文化建设者的积极性,多出优秀作品,多出优秀人才,繁荣文化事业。改革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它是不断探索和把握真理、加快文化事业发展的历史过程。南京市杂技团正在做一些积极的尝试,例如将旅游业与杂技演出相结合、创办杂技为主的儿童游乐的主题公园,培育和开拓本地的观众市场等等,这些点子能够更好地实现文化软实力硬着陆的思路,但是这些重大课题由于场地和经费等方方面面的原因,仍然需要各方力量的鼎力支持。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文化体制的转型,让杂技团在内的文艺团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重获新生,然而涅磐重生、破蛹成蝶的蜕变过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一段痛苦的摸索和尝试。让我们给他们更多的掌声和期待,他们的明天会更好!□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