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科学发展加强执政道德建设

发布时间:2010-12-08     稿件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黄 钦    

  加强执政道德建设,根本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前提是牢固确立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核心是强化责任意识,以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科学把握发展的方向、路径,有效破解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等领域的新矛盾、新问题,在应对新挑战中抢抓新机遇、探索新路径、实现新突破。我们主要着力在五个方面下功夫。

  围绕率先科学和谐发展,突出强化党委领导核心作用。为人民谋福利、为发展想办法,是执政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我们始终坚持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在团结带领群众应对各种风险和考验中,充分发挥市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们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要求,扎实开展“结构调整年、项目推进年和服务优化年”活动,牢固树立精细化、国际化、高效化服务理念,集中精力组织好经济工作,以“三个三”培养锻炼了一批经风浪、懂管理、会服务的党员干部,切实发挥了抓好党建促发展的重要作用。一是以“三个千方百计”创新服务内容。千方百计让利于企业、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千方百计为企业保驾护航,有效保障工业经济平稳运行。二是以“三个敢于承担”提升服务效能。在工作中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承担风险、敢于承担失误;在困难面前不推客观、不讲条件、不摆理由,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压力,全力开创又好又快发展新境界。三是以“三个大力推进”落实服务责任。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创新型经济发展,把服务发展的理念落实到具体行动、量化为具体指标,有的放矢地提高党员干部领导和推进经济工作的实际能力,为促进经济回暖上升奠定基础。

  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突出提升党员干部整体素质。党员干部的素质能力是执政道德的现实基础,是从微观层面加强执政道德建设的细胞工程。我们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培养德才兼备的党员干部。一是建立执政道德教育机制。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抓手,建立健全执政道德教育机制,加强和改进市委中心组学习,利用市委党校和基层党校等阵地对党政干部进行执政道德教育,引领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发展观,强化公仆意识、发展意识、法治意识和争先意识,争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宣传者、执行者,以及富民强市的坚强带头人。二是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不断完善科学的用人机制,建立执政道德的评估机制、褒扬机制、惩戒机制,不断增强执政道德的驱动力。提拔干部重点向经济一线倾斜,向前沿阵地倾斜,向条件艰苦的岗位倾斜,把一批批德才兼备的干部人才调配到招商引资、城乡建设和社会事务管理等条线部门。重视并切实抓好对各级干部的考核、考评、考察,推进科学发展评价考核体系与“协调张家港”考评指标体系、干部考核体系衔接融合,对经济指标考核突出第三方提供的硬指标,对社会发展指标考核突出民意测评的软指标,做到既考核发展速度,又考评发展质量,更考量舆情民意。三是加强党员干部培训。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全面启动领导干部“高端培训三年行动计划”,在国家行政学院举办“领导干部行政管理能力”研修班;组织城市规划建设、招商引资、服务业发展等方面的人才,以及纪检干部、工会干部和社区干部等,分赴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培训;选派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下放本市基层、一线部门多岗锻炼,到艰苦地区进行体验式培训,到先进地区进行拓展式培训。20066月以来,全市各类干部培训班和各类讲座累计培训3.7万人次。

  围绕全面建设“协调张家港”,突出执政道德建设的成果转化。执政道德建设的宗旨是执政为民,将其成果体现在协调发展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更加注重发展的速度与效益的协调,必须以最低的资源环境代价换取最大的发展效益,必须毫不含糊地对子孙后代负责,这是执政道德的根本底线。基于此,我们于2007年底提出了全面建设“协调张家港”的目标,在原有工作基础上,更加突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经济转型与社会转型协调平衡、发展模式与环境资源协调匹配,强调把执政道德的要求,转化为“协调张家港”建设的具体实践。一是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推进集约发展,充分发挥保税区、开发区引领示范作用,不断放大提升规模经济发展特色优势。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比达85%,沙钢集团跻身“世界500强”。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规划到2012年新能源、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三大产业形成2000亿元年销售规模,优特钢材、压力容器等六大产业基地形成4200亿元年工业销售规模;全面实施服务业总体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二是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积极实施第二轮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有序推进产学研合作,在全省率先启动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试点,大力建设钢铁、纺织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其中沙钢研究院计划总投资超过8亿元。三是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在全国县级市中率先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编制完成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大纲》并通过国家级专家评审,强力启动全国生态文明市创建工作。坚持绿色行政,强化落实节能减排倒逼机制,坚持亩均产出的项目准入标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切实提升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率先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设立节能及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循环经济发展经验得到广泛认可和推广。

  围绕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突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切实满足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是加强党执政道德建设的目标所在。基于此,我们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持续增加群众收入。实施市民创业三年提升计划,广辟就业渠道,确保高校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到90%以上,其中困难家庭大学生就业率达到100%;拓宽农民政策性、资产性、经营性等收入渠道,2008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600元,分别增长10.2%和10.7%。二是不断加快社保扩面。加大“农保”转“城保”工作力度。今年以来已新增转保人数5.6万余名,计划两年内将完成11.5万名农保人员和被征地农民转保工作。城镇社会保险参保率、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老年农居民养老补贴发放率、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均达99%以上,初步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三是均衡推进社会事业。从人民群众最需要解决的事情入手,每年排出和实施一批重点民生实事工程。在全省率先建立独立建制的便民服务中心,教育、医疗、文化、体育、计生等工作均衡发展。今年,在财政减收增支压力骤增情况下,保民生的要求和标准不降,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食品安全体系、社会安全体系、文化教育等七大类22项实事工程,正高质量全面推进。

  围绕密切党群干群血肉联系,突出加强队伍作风建设。“务实、清廉、维稳”,是执政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强执政道德建设、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保障。近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加强务实、清廉的作风建设,切实维护和谐稳定局面。一是弘扬艰苦奋斗、求实落实的作风。尤其是去年以来,在广大机关干部中大兴艰苦奋斗之风,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把更多财力物力用在“保增长促发展”上,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创新体制机制等手段狠抓落实,以抓落实的实际成效,取得“保增长促发展”的较好成果。二是加强惩防并举、监督有力的廉政建设。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财政资金使用、干部监督等10大系统化管理工程,切实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防控工作,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3882项,严格党政干部因公出国(境)等的管理工作,制定实施《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报告婚丧嫁娶等事宜的规定》,防腐反腐机制更加健全、体制日渐完善。积极建设网上阳光操作系统,大力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领导机关的作风建设、工作实绩由群众来监督、评判。三是密切联系群众,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用好的作风进一步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进一步巩固发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促使综治工作不断加强,违法犯罪警情和刑事发案大幅下降,平安和法治创建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作者系中共张家港市委书记)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