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实学习实践活动 破解农村“双增”难题

发布时间:2010-12-08     稿件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冯 岩    

     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我县紧扣“坚持科学发展、助推跨越争先”主题,突出“增加集体积累、增加农民收入”的“双增”任务展开,有力地深化了农村各项改革,转变了农业发展方式,推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较好地保证了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091-10月份,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388元,同比增长14.5%12个乡镇财政收入超过千万元,153个村居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

  一、深入学习研讨,理清破解农村“双增”难题的思路。在学习调研中强化发展责任。在认真完成规定学习内容的同时,结合泗洪发展现状和基层党员干部实际,编印“乡土教材”,并利用“每月两课”,由书记、县长分别就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为村居党员干部授课,切实提高学习实践活动的针对性。把调查研究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引导党员干部走进村组访贫问苦、走进合作社解决难题、走进企业共谋发展;开通学习实践活动县委书记热线、信箱,问计于民,汇集民智。选派优秀乡村干部到苏南乡镇、企业挂职锻炼,开展“千名村官进校园”系列活动,帮助农村基层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力开展乡镇结对竞赛活动,努力在全县上下形成你追我赶争第一、竞相发展创一流的生动局面。进一步创新奖惩激励机制,把“双增”列为对干部重要的考核内容,努力激发党员干部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凝聚共识中理清发展思路。县委一班人分片召开乡镇、村居党组织书记和群众代表座谈会,与基层干部群众共同探讨“双增”之策。就泗洪现阶段而言,要实现“双增”目标,必须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必须走差别竞争、特色取胜之路;必须大力弘扬“三创”精神,培育创业文化,激发群众创业热情;必须更加注重协调发展,加快推进脱贫攻坚。

  二、创新工作举措,拓宽破解农村“双增”难题的渠道。加快工业突破促“双增”。把“工业突破”作为第一方略,通过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产业,推进乡村标准化厂房建设,努力构筑乡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载体。2009年,全县新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28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12个,新增就业岗位3.5万个,形成了“乡镇得税金、村里得租金、农民得薪金、老板省资金”的“四金效应”。大力整合各类培训资源,扩大职业技能培训规模,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进一步增强农民群众转移就业、发展致富的本领。2009年,全县已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3.5万人,新增转移就业4.7万人。发展特色产业促“双增”。放大生态优势,全力打造江苏生态旅游第一县,叫响“淮上休闲之都”旅游品牌。洪泽湖湿地公园、穆墩岛风景区等五大景区相继建成,洪泽湖湿地公园被评为中国十大生态休闲基地,并通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验收,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沿湖乡镇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扩大了群众就业创业途径。放大区位优势,全力打造苏皖边界商贸物流中心,相继建成了总面积150万平方米的华东金谷农资城、中国泗洪农机汽车大市场等五大专业市场,不断吸引农民进城经商,成为农民群众创业致富的重要平台。放大农业资源优势,全力打造长三角地区优质农产品基地,加快规模化养殖基地、千亩连片高效种植基地建设,7个国家级龙头企业相继落户泗洪,螃蟹出口量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在大中城市设立农副产品直销店60多家,努力扩大销售,拓展农民增收新渠道,2009年农副产品直销额突破4.5亿元。开展全民创业促“双增”。设立全民创业、大学生村官创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三项创业基金,成立创业互助联盟、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形成扶持、培训、服务“三位一体”的全民创业推进机制,全县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总数年均增速超过30%。鼓励和引导村居干部带头创业,全县村居干部共创办、领办各类实体2600多个,60%以上的农村党员干部、88.9%的村居党组织书记有自己的创业项目,带动5.4万农民走上创业致富之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900多个,为群众创业发展提供了新的依托。推进脱贫攻坚促“双增”。突出帮扶到户,深入推进“4+1”帮扶模式,通过农技员指导、大户帮扶、乡村联络员跟踪服务、合作社支撑带动,对“一有四缺”贫困户实施生产性帮扶,有7.1万人实现脱贫。突出整村推进,投入4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全县63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已有50个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万元。

  三、建强基层组织,夯实破解农村“双增”难题的基础。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战斗力。建立村居干部工资动态增长机制和政治激励机制,每年从有限的财力中拿出700多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提高村居干部待遇;每年拿出3-5个公务员招录名额,面向优秀村居两委主要负责人专项招考;拓宽村居干部选任渠道,选派优秀机关干部到村居担任党组织书记,把优秀大学生村官及时选拔到村居两委“一把手”岗位;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加大对能人、大户培养力度,吸收优秀分子加入党组织,全力打造一支发展农村经济、带民增收致富的生力军。加强基层服务阵地建设,提高向心力。全面推进村居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累计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新建村部140个、改建村部87个。深入开展争创5A级党群服务中心工作,利用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各类培训近800班次,近年来累计培训农民近5万人。同时,开展农资商品、生活用品经营以及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服务,每年为村居增收近万元。村居党群服务中心真正成为党员之家、农民之家。加强基层党内民主建设,提高凝聚力。大力开展党群民主议事活动,全面推行乡镇、村居党务、政务公开,畅通村民群众参与管理渠道,确保乡镇、村居党组织工作决策贴近农村实际,维护群众利益,更好地促进集体积累不断增加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作者系中共泗洪县委书记)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