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中有乐话信访

发布时间:2010-12-08     稿件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王庆元    

  信访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稳定,从事信访工作难度大、压力大、责任大,在信访岗位上工作比在其他任何岗位上受到的磨炼更深刻、更艰苦。细品个中滋味,苦、辣、酸、甜、咸,五味俱全:辛酸时想哭,快乐时想笑;既有感慨悲歌的感叹,更有感慨激扬的兴奋。

  

  有位领导同志说,信访干部坐的是“清水衙门”的位,当的是“无权无钱”的官,干的是“机关第一难”的活。这几句话,是对信访工作艰难困苦状况的高度总结和概括,也是对信访干部的认可、鼓励和关心。从现实状况来看,信访工作有“三苦”:

  前沿压力之苦。一是来自群众的压力。来访者缠着、闹着、哭着、喊着、跪着求你解决问题,一双双企盼的眼睛在看你,哭声怨声总是萦绕在耳际,沉淀在脑海,挥之不去。解决不好、解决不了,良心受到谴责,内心感到愧疚。人生最大的痛苦是内心的愧疚。二是来自外界的压力。外界对信访工作不理解、不知情,难处不知道,盲目责怪,片面指责信访干部。有的人甚至拿信访说事,歪曲事实,蓄意炒作,恶意攻击,使信访干部心里承担着诸多的忧伤。

  劳心劳身之苦。信访干部长期听到的是苦声、怨声、骂声,还有责怪声,看到的是企盼的面容、求助的面孔、困难的情景,还有纠缠不休、无理非理、滋事闹事的现状。化解一件历史遗留老案,往往需要做几年的艰苦工作。一件来访,有时要缠你到深更半夜,接待一批集访,常常耗尽心血、讲得口干舌燥。信访工作者,既要劳其筋骨,又要劳其心智。

  困惑无奈之苦。信访干部在接访工作中面对群众的诉求,出于真情真心,有时也迫于无奈,干了许多超出职责以外的事,如解决涉法涉诉问题;背了许多不堪重负的包袱,如非正常上访问题;为别的部门或单位干事,还要做别人的工作,倒过来请人帮忙。有时为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还要做好有权处理部门的领导干部的思想工作;替别人帮了忙还要得罪别人。信访干部既要顾全大局,又要忍辱负重;既要能受气,又要敢于较真;既要能吃苦,又不能叫苦,面对苦脸苦衷还要强装笑脸。这样的困惑、无奈、尴尬,在信访干部身上是屡见不鲜的。

  

  从人生的角度上看,往往苦与乐是相伴的。真正的人生应该是苦中有乐、笑中有泪的,信访工作具有“五乐”:

  一乐,有价值。人生的价值是被别人所需要。被弱势群体、困难群众需要,就更显得有价值。在信访工作岗位上,我们既可以真切地体察到民生的艰难、民众的无奈,又能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在化解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乐,行善事。信访工作承载着民众的希望,担负着匡扶正义、解困济难之责,是善政之举。一个人在为别人做善事的同时,往往也培养了自己的一颗善心。别人得到了帮助,你也会从中得到快乐。信访干部虽然无权,但他的作为却让百姓知道党的关爱之情重如泰山;虽然在清水衙门里当差,但为替老百姓做善事而感到充实和富有;虽然工作很苦,但能在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过程中感受到甘甜;虽然工作很难,但能在艰难中真正体味到人间的真情冷暖。

  三乐,可交友。托尔斯泰说:“财富不是永久的朋友,朋友却是永久的财富。”朋友是人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信访工作广泛地接触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众。在这个广泛的领域里,对上可交领导朋友,对下可交群众朋友。时下,与群众交朋友,能交到知心朋友,更加必要,更加珍贵。

  四乐,积累人生。信访工作者通过吃苦耐劳,委曲求全,甚至是忍辱负重,历经磨难,可以有效地积累人生,升华人生。信访工作可以培养干部一颗善良之心、宽容之心、爱民敬民畏民之心、大爱之心。这些品德的确立,可以成为一个人终身受用不尽的资本。

  五乐,历练能耐。“能耐”有两方面含义:一是“能”,指的是本事,水平,技能;二是“耐”,指的是受得住,禁得起。一个人首先要有做事的能力,同时还要有做事的耐力。如果有“能”无“耐”,这种“能”只能是一时之能或一事之能,这种“能”就无以依附,就没有根基,干事的扎实、稳妥、持久就没有保证。反之,如果光有“耐”而无“能”,那是一种无奈,就谈不上干事的效率、效果和质量,根本就不可能达到目的。信访干部既要有“能”,还要有“耐”。信访干部的“能”,体现在懂政治、讲大局,依法办事,按《条例》运作,有化解矛盾的真本领,能够做到:快速处理好合理信访事项,善于处理好无理信访事项,规范处理好闹访缠访事项,依法处置好违法信访事项。信访干部的“耐”体现在,耐得住压力,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信访工作者“吃”苦“享”乐,又超乎苦乐之上,追求的是最佳工作效果,这就要求我们以正确思想指导实践,把握科学的方法。

  在宏观把握上,立足全局、把握好度。在抓信访工作时,要站在党委、政府的立场思考问题;在解决具体信访人诉求时,要站在群众的角度解决问题。要坚持“两手齐抓、三管齐下”。“两手齐抓”,就是一手抓群众合理诉求的解决,一手抓信访秩序的规范。“三管齐下”,就是保护解决合理上访的、教育稳控无理上访的、打击惩戒违法上访的。

  在思维方式上,既执着缜密,又睿智灵活。信访矛盾要用活的办法来解决。要将和谐理念融入工作实践,在工作中牢固确立和谐理念、树立和谐思维,坚持用和谐的思维认识矛盾,用和谐的态度看待矛盾,用和谐的方法处理矛盾。信访案件中往往法理、事理、情理交织。在解决这些案件时,既要有直线思维的执着,也要有逆向思维的睿智,又要有发散型思维的灵活,还要有系统思维的缜密。

  在工作策略上,既善于调动基层、又善于发动领导。信访干部必须善于抓基层,帮助基层、提高基层、依靠基层、运用基层,充分调动并发挥基层干部的力量和智慧解决好各类问题。要敢于善于抓领导干部责任制的落实。坚持现场会办,把党政领导“请”到信访工作第一线;实行联合接访,把机关部门“调”到信访工作第一线;加大通报力度,把责任领导“推”到信访工作第一线;强化责任追究,把懈怠的干部“逼”到信访工作第一线。通过这“四字法”,使信访责任领导不能怠慢、不敢怠慢。

  在工作方法上,注重建立制度、运用制度。制度是最高的理性管理,是最有效的工作规范,制度承载着全部工作价值。建立和运用制度,是信访工作最有力的抓手、最有说服力的评价依据和最根本的长效机制。及时总结、完善、推广基层涌现出来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将先进经验转化为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实践,转化为工作制度,使各项工作在制度框架内运作。把遵守制度、落实制度、创新制度情况作为考核评判信访工作质量的标准,从而促进信访工作务实、高效、有序开展。

  在队伍建设上,着力培养干部“五公”精神。要有“愚公”精神,对化解复杂疑难信访问题,挖山不止,锲而不舍,坚韧不拔;要有“包公”精神,敢于叫真碰硬,申张正义,维护公正,大爱无畏,大爱无疆;要有“关公”精神,对人对事,一诺千金,讲诚讲义讲信;要有“沛公”精神,善解人意,善交朋友,广建友谊,不论贵贱,不论官民,不论贫富,皆可化干戈为玉帛,成为朋友兄弟;要有“济公”精神,扶危济困,哪里不平哪就有我。

  信访工作苦、信访工作难、信访工作累,这是事实,但正因为如此,干这一行当才显其难能可贵。一个人当回顾往事的时候,最自豪的往往是干成了别人认为最难干的事,最难忘的是那段最苦最累的时光。舒适安逸只能在岁月的天空中划出平滑的浅痕,拼搏奋斗才能使人生的画卷充满瑰丽的色彩。愿我们广大信访工作者,在这个光荣而艰苦的岗位,在这难得一干、终身难忘的人生经历中,化苦为乐、苦中求乐,用我们的激情、智慧和汗水去为民解难、为党分忧。□

  (作者系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省信访局局长)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