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日出最早的启东市,近150公里的江海岸线,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在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强劲驱动下,这片生机勃发的江海大地成为江苏乃至长三角最活跃的地区之一。面对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启东大力实施“江海联动、桥港互动、融入上海、走向世界”的发展战略,以更加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抢抓启东“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两大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启东沿海开发起步较早的有利条件,扎实推进启东沿海开发三年行动计划,勇当全省沿海开发的排头兵。迈入了大开发、大开放的桥港新时代的启东站到了江苏沿海开发的最前沿,成为承接上海和国际产业资本转移的“桥头堡”和“辐射源”。
启东市委、市政府在布局江海岸线资源的发展中,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集约型工业园区。近年来,市、镇(乡)两级政府充分挖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60万亩江海滩涂上,科学合理规划出江苏省吕四海洋经济开发区、滨海工业园、滨江精细化工园、沿江船舶工业带和启隆高科技生态产业园等沿江沿海新兴产业工业园。
从启东城区驱车出发仅用20分钟就来到位于黄海之滨的启东滨海工业园,这里原是一片盐碱地,如今正崛起一座现代化的工业新城。滨海工业园利用原启东盐场的工矿用地,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目前“八通一平”基础设施投入达14.8亿元,总投资180亿元的215个项目落户园区,其中42家企业建成投产。随着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滨海工业园将加快形成船舶配件、机械制造、电子电器、生物科技四大支柱产业,未来3—5年内将建成上海北翼产业集中度最高、功能配套最为齐全的现代化工业新城。
在滨海工业园上海外高桥集团(启东)产业园,一座座现代化标准厂房呈现在眼前。在占地面积约5平方公里的产业园内,来自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的16家大型企业已和产业园达成了合作意向,4大项目正在紧张洽谈中。同时,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内企业及其关联企业纷纷到产业园考察,一些企业已打算到启东发展。一些大型船舶装备公司也已与上海外高桥集团紧密联系,即将有所动作。
2008年1月28日,上海外高桥集团(启东)产业园奠基。双方共同成立合资公司,注册资本3.2亿元,上海、启东各占股本60%和40%。产业园将重点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及国内知名大企业,打造上海北翼重要的生产制造业基地,重点引进大型装备、精密机械、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船舶配件业,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据悉,上海外高桥集团(启东)产业园还将拓展保税物流功能,计划设立公共型保税仓库,在产业园内设立B型海关特殊监管区,以满足产业园内企业保税物流运作的需求。
上海外高桥集团有限公司与启东滨海工业园的跨江合作是上海市探索跨省区域合作开发的成功典范。该产业园正是利用启东的土地资源优势、低成本优势和上海外高桥响当当的品牌优势、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优质的客户资源优势而合作建立起来的。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就沪苏这种合作模式作出专门批示:“希望上海各区县开发区借鉴外高桥保税区和启东合作联动模式,积极走出去。”
江海联动开发拉开了启东船舶修造产业的框架。在沿江船舶工业带,集聚着协议总投资近300亿元的22家船舶制造企业。中远船务启东海洋工程装备基地总投资32亿元,总投资在20亿元以上的大企业有丰顺船舶重工、宏华海洋装备、蓝岛海洋工程、道达重工等大型船舶制造企业。2009年已有15艘万吨级以上船舶正式交付使用。启东沿江船舶工业带已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船舶制造业生产和出口基地。
2009年6月28日,世界最先进的首座圆筒型超深水海洋钻探储油平台在中远船务启东海洋工程装备基地诞生。中远集团在中远启东海工基地举行了隆重的命名庆典仪式。“SEVAN DRILLER”(塞旺钻井)号是中远船务为挪威船东建造的第六代半潜式平台,总高135米,直径84米,总造价近6亿美元,工作水深可达3000米以上,钻井深度约12000米,通过8台推进器进行定位,可适应英国北海零下20度的恶劣海况,并拥有15万吨原油的存储能力。这座由中远集团独立设计、自主建造的海洋石油平台,代表了当今世界半潜式钻井平台的顶级水平,填补了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多项空白。
滨江精细化工园是启东沿江开发的又一个新平台。位于长江入海口北侧长江边上的启东滨江精细化工园是长江泥沙淤积经围垦而成的园区。通过向南围垦长江滩涂,向北延伸至沿江公路,园区面积扩展至12平方公里。目前,园区规划建设了市场信息区、配套产业区、科研培训区和职工居住区,商务行政管理中心也已投入运行。如今,滨江精细化工园已成为集生产、科研、服务、物流、信息、市场于一体的综合性精细化工集中区。这里重点发展高科技、低消耗、高产出、低污染的化工项目。截止目前已有总投资116亿元70多家化工企业进驻园区。2009年1—10月,滨江精细化工园实现销售收入32.9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3.5%。
在江海联动开发中,“两区三园一带”形成了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新兴产业板块。座落在江苏省启东经济开发区内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江苏林洋电子有限公司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借助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设立了研发中心,加大了太阳能系统工程的研发步伐。公司将在国内陆续实施5—6个100兆瓦电厂项目。目前林洋洽谈中的太阳能发电站项目总容量高达10亿瓦。从原料提取、关键组件生产到产品多功能应用,林洋新能源将形成多晶硅提纯、切片、电池片生产、太阳能系统工程以及电站建设在内的完整光伏产业链。2009年1—10月,江苏林洋电子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56.2亿元,利税总额5.6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9.8%和13.6%。
新能源产业亮点纷呈。在绵延百里的广袤的黄海滩涂上,巍然耸立着一台台高60米、叶片直径77米的巨型风车。华能启东风电场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约9.45亿元,共安装单机容量为1500千瓦的风力发电机组61台。江苏龙源启东风电场总投资9.8亿元,共安装单机容量1500千瓦的风力发电机组67台。目前江苏龙源启东东元风电场10.05万千瓦、华能新能源启东寅阳风电场9.15万千瓦这两个陆上项目已全部并网发电。华能启东风电场项目二期工程也在建设之中。
江海联动,支柱产业成为启东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新引擎。截止2009年10月,启东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2%,其中工业投入198亿元,增长17.1%。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家,新培育亿元企业50家,实现规模工业产值685亿元,增长22.1%,在全部工业产值中的占比达53.5%。精密机械、电动工具、电子信息、电力能源、精细化工、船舶及重大装备、医药、纺织等八大优势产业实现产值616亿元,在全市规模工业产值中的占比达90%。
以打造上海北翼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按照《启东市八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到2011年,启东市八大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到1000家以上,规模工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实施“222”培大扶强工程,即培育亿元以上企业超过200家,1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20家,100亿元以上企业2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产值比重达到38%。“两区三园一带”规模工业产值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超过58%。力争上市企业达到5家,进入上市辅导期企业9家。通过不断提高工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品牌建设,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到2012年,八大产业在全市规模工业产值中的占比达到95%以上。□
(作者单位:中共启东市委宣传部)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