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机制: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利器

发布时间:2010-12-24     稿件来源:群众杂志     作者:夏洪春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社会转型阶段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认知水平、价值取向、心理心态等都在发生重大变化,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在新的发展阶段,如何确保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成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重大课题。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个要求站在时代的高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大拓宽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视野。加快建立健全心理辅导机制,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必然要求。

  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挑战主要有:(一)转型期部分群众的心理状态失衡。今年以来相继发生的企业员工连环跳楼事件,充分暴露出复杂形势下职工群众心理的脆弱和无助。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工作和生活节奏的明显加快,竞争的日趋激烈,导致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增大,各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大幅度增加,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二)部分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近年来,我国官员自杀事件频频出现,每个层级都有。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一年有13名官员非正常死亡。2010年已公开报道的就有8起。从公布的自杀原因来看,多数为心理健康出了问题。官员是社会公共资源的掌管者和支配者,对社会发展负有特殊责任,高度重视官员的心理危机,已经成为关乎执政能力建设的政治问题。(三)随着社会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思想政治工作中受众的信息需求从被迫接受向主动选择转变,单纯的灌输式工作方法效果欠佳。(四)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更多地从受众角度出发,注重和适应受众心理心态的变化。

  面对新的挑战,必须运用创新的思维去思考新思路,探索新方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生机活力。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建立心理辅导机制,适当引入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的相关技术和手段,有利于扩展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和方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帮助受众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障碍。巧妙运用心理辅导的方法,从表面现象出发了解掌握受众行为的思想动机,寻找到思想波动产生的根源,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建立健全心理辅导机制,需要努力做到:

  第一、增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心理辅导能力。形势的发展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主动学习心理学相关知识,提升心理辅导能力,在做心理辅导工作时,尤其要注意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心理咨询的基本技能,了解心理问题的主要类型、不同类型的受众心理问题的分布特点、生理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社会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等。有条件的地方,要探索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心理辅导员队伍,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的有益补充。

  第二、做好心理辅导的普及和宣传教育工作。不仅需要做好“面”上的工作,即面向广大干部群众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还要做好“点”上的工作,具体地针对个案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开展辅导、咨询工作。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在全社会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方法、和谐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处理问题,培育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

  第三、关注心理问题受众的家庭关系、成长经历和人际关系。现代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复杂多变,很多心理问题就是由于人际关系或感情关系处理不当所引发的。感情事件常成为受众自杀的诱因,而家庭关系、成长经历对一个人的影响尤为深远。人有2/3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根据弗洛伊德等人的研究,一个人的童年经历对其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只有在十分了解受众的情况后,思想政治工作者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第四、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巧妙运用心理咨询的基本技能,特别是倾听、沟通和影响技术。不少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做心理辅导工作时,习惯于讲而忽视了听,习惯于对人和事作出自己的主观判断和评价,而忽略了受众的心理需要。只有认真倾听、积极沟通、适当施加影响才能让受众有被尊重的感觉,才有利于找到症结,最终帮助受众解决问题。

  第五、做到以受众为本,了解受众,尊重受众。时刻将受众放在第一位,经常做到换位思考,时刻将自己置于受众的境地去思考问题,真正做到与受众共情。这样,有利于克服受众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反感和抵触,以及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可能存在的随意性与被动性,真正做到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为基础,以引导人、塑造人、完善人为核心,从人的需求和特点出发做好工作。

  第六、创新沟通的方式和渠道。心理辅导的过程是受众思想矛盾斗争的过程,也是一个内化过程。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深入到受众中去,通过谈心、咨询等活动,指导他们处理好在职场、交际场、学习、健康、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受众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受众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第七、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心理咨询的重要原则是中立原则,思想政治工作者在进行心理辅导时,必须让受众自己做出选择,做到助人自助。实践证明,只有受众真正发自内心的改变,才能达到实效。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避免冲动,错位为受众做决定,可以在分析利弊、申明大义的基础上帮助受众做出遵从内心的正确选择。

  (作者单位:中共扬州市委宣传部)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