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治和诚信成为苏商的金字招牌

发布时间:2010-12-24     稿件来源:群众杂志     作者:朱 玮    

  历史上的苏商是我国五大传统商派之一,与徽商、晋商、潮商、浙商齐名,崇尚实业、务实沉稳、诚实守信、担当有为,曾经造就近现代民族工业的辉煌,形成了鲜明的群体特征和文化脉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作为江苏企业家群体的苏商,必须秉承传统、与时俱进,坚持依法管理、诚信经营,进一步提升品牌效应和核心竞争力,以法治和诚信作为金字招牌,努力创造企业发展新辉煌,谱写苏商文化新篇章。

 

一、法治和诚信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一些企业还处于成长初期,受自身因素及社会综合环境的影响,出现了急功近利、过度开发、污染环境、逃避税收、拖欠工资、忽视安全、坑害顾客等行为,造成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企业与员工之间以及企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直接影响经济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企业是社会的细胞,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人们在关心经济发展速度、社会财富增加的同时,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也有了更多的期盼。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了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议和提案,新闻媒体对此也多有呼吁。为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国务院国资委制定的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指导意见,要求重点强化三个方面:一是严格遵守法律规范,认真执行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职工权益保障、市场经济秩序等方面的法规;二是充分体现企业价值,对股东要给予回报,对消费者要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对职工要创造更好的劳动、生活和发展条件,对环境要予以更好的保护等等;三是自觉追求高尚的道德伦理,遵守社会公德和商业道德,热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对社会承担更多的义务。这就把法治和诚信作为社会责任的核心,对企业提出了明确的倡导,既与国际接轨,又体现了我国国情和企业实际,也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范。

 

二、依法管理和诚信经营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法治和诚信既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的动力源泉。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也是一种道德经济。企业只有坚持依法管理、诚信经营,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增强竞争优势,提升企业效益,实现跨越发展、做大做强。

  首先,坚持依法管理,企业才能健康发展。当今社会是法治社会。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断强化企业法治观念和经济法治能力,依法做出正确的决策,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有法不依、违法经营、盲目蛮干,不仅在市场竞争中不可能取胜,而且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必然受到法律的无情惩罚。作为新一代苏商的典型代表,祝义才创办的江苏雨润食品产业集团,仅用十年时间就摘取了中国肉食品加工业的桂冠,其中重要的经验就是通过依法治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坚持不懈地实践“食品工业是道德工业”的经营理念,推动了雨润事业快速发展。

  其次,失去诚信形象,企业必然走向衰亡。诚实守信是企业立业之道、兴业之基。诚信经营能够赢得顾客的信任,获得合作伙伴的认可和企业内部职工的支持,这种无形资产日积月累,将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后劲,与企业经营环境等硬件优势一起造就现代企业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反之,不诚信将使企业丧失发展的根本,因诚信缺失导致企业破产的教训十分惨痛、历历在目,“奶粉门”事件就是其中的典型。这一事件再次表明,企业的竞争已不仅仅是技术、管理的较量,诚信也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依法管理和诚信经营紧密相联、互为因果。诚信既受道德的制约,也受法律的管辖。根据法律条文,企业必须遵守诚信原则,违背该原则即为违法,就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甚至刑事责任。目前,几乎所有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都将企业的诚信经营上升到法律范畴。我国《公司法》第五条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履行社会责任。”同时,诚信经营也是依法管理不可或缺的条件。只有将依法管理与诚信经营紧密结合起来,企业的健康发展才有长久的可靠保证。

 

三、让法治和诚信成为苏商的重要品牌

 

  与张骞、荣氏家族时代相较,现今的苏商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经济总量上,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在江苏经济蓬勃发展的大潮中,涌现出一大批纵横商海的领军人物和领军企业。苏宁在家电连锁经营业成功登顶,红星在家具销售行业独占鳌头,尚德在太阳能产业迅速崛起,波司登在羽绒服装产业一枝独秀。前不久,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江苏企业上榜129家,占全国14强,苏商已成为引领当代中国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今年3月,被誉为“中国首善”的江苏民营企业家陈光标,向全省企业家发出了依法管理、诚信经营的倡议书。作为江苏这个经济大省的骨干和脊梁,新一代苏商要认真传承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并发扬光大,依靠法治和诚信的力量,铸就自身品牌,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继续勇立潮头。

  一是要把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企业发展的长远战略。企业作为社会成员之一,应当自觉承担起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责任。在企业肩负的诸多社会责任中,守法诚信是基本内容,是履行其他方面社会责任的基础。新一代苏商要有宽广而长远的目光,不囿于自身和眼前的利益,不仅仅关注经济利益,而要把企业的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联系起来,进一步提高承担社会责任的主动性。要把以守法诚信为核心内涵的社会责任纳入公司治理,融入企业发展战略,落实到生产经营各个环节。

  二是要健全保障依法管理、诚信经营的企业规章制度。实行制度化管理,一切按规章制度办事,是推进依法管理、诚信经营的重要内容。要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和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以“章程”为基础的企业规章制度体系,加强重大经营决策、资金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并切实提高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努力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和程序化。要制订诚信经营准则,使企业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明确企业应该为国家、为客户、为职工做些什么;使职工明确什么是诚信经营,怎样做符合诚信经营准则,从而把诚信经营准则转化为企业和职工的自觉行动,促进企业科学发展。

  三是要构建以法治和诚信为鲜明导向的企业文化。经济繁荣靠企业,企业兴旺靠管理,管理关键在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道路和前进方向。老一辈苏商素有讲求信用、诚实待人、信守诺言的传统,这在今天仍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和借鉴意义。要大力弘扬老一辈苏商的优良传统,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突出依法治企和诚信经营的导向,强化企业经营者和广大职工的法治意识、商誉意识和经济信用意识,真正把守法诚信理念贯彻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企业的领导者要注重自律垂范,率先遵循守法诚信的经营准则,发挥价值引领和行为示范作用。同时,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法治和诚信教育,让他们懂得守法诚信是一种责任,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有价值的资源,进而使员工在行动上自觉遵纪守法,维护企业信用。

  四是要强化企业依法管理、诚信经营的社会监督。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营造“守法诚信光荣、违法失信可耻”的良好环境,约束企业经营行为。积极发挥市场的作用,用利益关系推动企业加快法治和诚信机制建设,让守法诚信经营的企业赢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让违法失信的企业受到相应的惩罚。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培育和信用信息建设,建立一套规范有序、方便快捷、行之有效的信用服务体系,及时发布企业守法诚信经营信息,强化对企业经营行为的监督。对企业而言,要建立自上而下的监督管理体系,把依法管理、诚信经营的责任进行全方位分解,层层落实责任制,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构建守法诚信的良好形象,将法治和诚信深深印刻在苏商的旗帜上。

(作者单位:江苏省商务厅)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