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设施要名副其实

发布时间:2011-01-05     稿件来源:群众杂志     作者:胡昌方    

  最近,笔者去农村采风,有机会拜访了不少乡镇的“文化站房”、“农家书屋”和“文娱活动室”等文化场所。所到各家,境况各异。有的明窗净几,四壁洁白;锦旗生辉,奖杯闪亮;报刊满架,图书满橱;棋牌齐全,笔墨齐备;按时开放,活动正常;热热闹闹,人头攒动。

  应该说各级政府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非常重视,这些设施也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是,也有一些“房”、“屋”、“室”,名难副实。

  一是形同虚设。少数花巨资建起的文化站房,“金玉其外”,室内空空如也;有的农家书屋里,只有与农民需求相距甚远的几十本旧书;有的文娱活动室里,除有一副象棋和几副扑克牌外,“吹弹拉打”的乐器一样也没有。

  二是有“家”难归。不少活动场所,常常是“铁将军”把门,人来难入。偶有上级来人检查,抑或友邻慕名前来参观,这才“开门迎客”。

  三是“牌名”常变。有些活动场所的名牌,今天挂的是“文娱活动室”,明天却又换成了“报刊阅览室”,后天则又变成了“信访接待室”。也有的活动室,“一室多用”,像旅社里的大通铺——“赵钱孙李”,共“挤”一堂。

  如今,富裕起来的农民兄弟十分渴求精神文化生活,因此,已经建立起“硬件”文化设施的基层单位,要进一步完善“软件”的配套设施,使之发挥应有的功效。□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