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暴发以来,我国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扩大有效需求方面,确实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指出,近两年来增加的货币供给主要流向了铁路、公路、机场等大型项目和房地产。这些领域在危机暴发前流入的资金就已经不少了,危机暴发后货币供给更加充裕,在形成了一部分有效供给的同时,也形成了不少经济泡沫,这是当前通货膨胀的基本诱导因素。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长期发展滞后的一些领域,如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污染防范治理、国土绿化、中小企业贷款等等,仍然得不到足够的货币供给。总之,我国存在严重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发展不平衡、行业收入不平衡等问题,都可以从货币供应(这里主要是指银行贷款,此外还包括财政拨款、要素价格政策和产品价格政策等多重因素)方面得到解释。
据笔者所知,我国发展滞后的产业或部门在发达国家能够相对均衡地发展起来,主要靠政策指向非常明确的政策性融资、税收财政支持、各种发展基金等。而我国在这些方面进展比较缓慢,尤其是政策性金融和各种发展基金的发展严重滞后。比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主要功能应当是为农民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长期、足额、低息的贷款支持,但至今农民在这个机构基本上得不到贷款,即使县乡政府得到的贷款也很有限。正因为如此,技术上没有任何难度、谁都认为应当大规模开展的农田水利建设,就是因为缺少资金而难以开展起来。因此,单纯在货币供应量的圈子里打转转的宏观调控方式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不论是研究宏观经济理论的学者,还是具体从事宏观经济调控的官员,确定或衡量货币供应量的多少,不仅要看物价指数,而且要看在发展滞后的区域、产业,评价各种要素的稀缺性还需要多少货币,不仅要在量上做出判断,而且要让足够的货币供应到这些发展滞后的区域、产业。总之,讨论货币政策问题,比货币供应量的多少更为重要的是货币供应指向和供应渠道。□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