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所所长赵杰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说:“治理交通拥堵不能全拿私车开刀。不解决公车问题,北京交通拥堵可能永远难以突破。”
北京市治理交通拥堵综合措施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各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不再增加公务用车指标。北京市公车到底有多少?目前有关方面尚无数据公布。
“零增长”的起点在哪儿?在当前没有准确数字的情况下,让政府和社会力量如何监管?赵杰认为要落实“零增长”,首先应该公布当前北京市公车的具体数量,让老百姓心里有数。其次,对五花八门的公车应该有一次统计和清理,把“以公车之名行私车之实”的车,进行相应地处理。最后,要引入社会力量对公车使用加强监管,比如可以对公车的牌照使用不同的颜色,让公车像使馆车、公安车一样“一目了然”,这样,公车如在节假日被私用,社会力量可以有区别和监督。也可以像香港一样,在网上公布各单位的公车数量和用途等,让网民来监督。“这样,才能保证‘公车零增长’不是一句空话。”
实际上,公车问题已经不单纯是交通问题,还涉及到政府的廉政建设和执政为民的理念。在去年年底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其中就提到公务用车问题的专项治理。对此,我们是否可以期待?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