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义所在。
——贾谊《新书·阶级》
衡之于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以为平;绳之于内外,无私曲直,故可以为正。——《淮南子·主术训》
奉公如法则上下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史记·太史公自序》
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刘向《说苑·正理》
圣人不敢以亲戚之恩而废刑罚,不敢以怨仇之忿而废庆赏。——徐干《中论·赏罚》
有功则赏,有罪则刑。——司马光《进修心治国要札子状》
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石成金《传家宝·绅瑜》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刘鹗《老残游记》第九回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