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的领导干部周末课堂,已坚持了9年。作为组织者、参与者,受益颇多,感慨颇深。
高邮市领导干部周末课堂始于2002年,第一期是3月2日请昆山经济开发区研究室主任开讲招商引资专题。每一位高邮人或者那个时期曾在高邮工作的同志,都不会忘记。那时的高邮,经济建设一直在低位徘徊,被外界称之为“苏中的苏北”。当时,在干部群众中弥漫着浓重的怨天尤人的情绪。面对“追兵越来越近,标兵越来越远”的发展形势,市委冷静分析后认为,这种灰色情绪滋生的缘由,首先,一部分人对自己的发展基础认识不足,妄自菲薄;其次,对先进地区、后来居上地区的发展路径、发展措施了解不多;第三,一部分人的知识匮乏、能力不足。如何振奋精神,集中精力,找回自信,需要一个最佳突破口和向上的引力。
于是,市委提出了“三逼”,即把干部逼向书本、逼向基层、逼向市场。而把干部逼向书本的措施之一就是开设副乡局级领导干部“周末课堂”,规定每个月安排一至两个周末,让领导干部集中学习,并请省内外的专家学者、领导人和企业家作专题讲授。“逼”,带有很强的行政强制性,其间蕴含着当时市委的苦心、决心和信心。
漫漫百期,内容丰富,涉猎广泛。有宏观层面的理论讲授、形势分析、政策解读,也有中观层面的难点剖析、路径选择,更有微观层面的现身说法。周末课堂是理论和知识的大餐。几乎所有参学者都由衷地感到,周末课堂打开了一扇了望外部世界的窗口。
不离不弃,不松不懈,九年磨一剑。高邮市领导干部周末课堂以其创新的形式、丰富的内容、长期的坚持、显著的成效,得到省、市委的充分肯定,被评为江苏省宣传思想工作的金点子。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学习提振了干群精神,学习开阔了领导者的视野,学习创新了方法措施,推进了实践的加快发展。
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循环往复,直至无穷。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丰富和创新理论、知识,措施、方法,推进实践向更高更新的层次发展。这是学习和实践的内在联系,也是学习和实践的本质要求。
学习的形式、方法可以创新,但学习是须臾也不能放松和停止的。九年来,我们不仅有计划地举办周末课堂,还与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共同举办网上能力提升学习班,把学习的触角延伸到基层党员干部。同时,还面向市民举办了百姓学堂、秦邮文化讲坛,多数乡镇、机关部门乃至社区,也借鉴周末课堂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开展学习。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学习型社会建设渐成风气。
当学习不再需要“逼”,而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习惯时,学习才是生动有趣的,人生才是美丽璀璨的,我们所从事的一切有利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的实践才是丰富有效的。□
(作者系中共高邮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