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放】近期,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建立各级干部联系市民、服务百姓长效机制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一个部门至少联系一个社区(村),一名干部至少联系一户家庭,要建立“日常联系机制”,在“牵手行动”(结对帮扶困难群众为主要内容的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各级各部门联系社区(村)的范围,并制作联系卡,注明联系人和联系方法,发放给所联系的群众。
点评:从某种程度上说,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立各级干部联系市民、服务百姓长效机制”,至少具有如下现实意义: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切实打造服务型政府;有利于塑造政府形象,切实打造亲民型政府;有利于缓解“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切实提高行政效率;有利于主动缓解社会矛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南京市委、市政府的这一举措应该具有较强的示范价值。
但在现实的政府行政中,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之间总是存在较大的落差。一般而言,导致这种局面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具体到南京市的举措上讲,“日常联系机制”是否会流于形式,“民情直达机制”是否会出现“肠梗阻”,“协调处理机制”能否保持高效的运转,如此等等,直接关系到政策运行的效果。如果不从根子上解决上述问题,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一方面各级干部会“认认真真地走过场”,另一方面百姓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审美疲劳”。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