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只有坚持以民为本、为民造福,把重心放在改善民生上,把惠民实事办在百姓心坎上,才能赢得群众的赞誉和拥护。
“民”字为先。为民是立党之本、科学执政之基,转型发展必须把民生放在首位,切实做到为民发展。富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要进一步提升经济质量,增加社会财富,夯实增民利、惠民生的物质基础,让群众生活条件随经济发展“水涨船高”。按照把蛋糕做大、分好的要求,更加突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更加重视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公平提供,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均质发展、同步推进。
“福”字为本。从老百姓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抓起,突出富民、惠民、安民,不断提升区域幸福指数,始终是转型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是实现“三个并重”。扶弱与普惠并重。扶弱助残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失地农民、城乡低保、下岗职工等特殊群体重点倾斜,让他们尊严体面地生活,不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同时,把“学有优教、劳有应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作为幸福生活的重点,让优质公共服务阳光普照民生事业。管理与服务并重。按照“寓管理于服务”的理念,把创新社会管理的着力点放在关注民生、惠及民利、维护民权、保障民安上,积极探索科学、全面、有序、务实的社会管理机制,在管理中提高服务能力,在服务中提高管理水平。发展与稳定并重。畅通民意表达渠道,使作出的每一个决策、开展的每一项工作都考虑群众的接受程度、受益程度和满意程度;实行干部考核与民意反馈相挂钩,把群众满意作为评价工作的重要标准,以发展认同聚转型合力、促社会稳定。
“统”字为要。坚持民生优先,发展群众利益,转变发展方式是关键,强化工作统筹是保证。重点是抓好“三个统筹”。统筹政府与社会。保障改善民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应该在政府主导下形成合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民生领域,集中力量办大事;同时,充分运用民办公助、以奖代补、市场运作等制度设计,引导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参与。统筹城市与农村。通过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保障“五个一体化”,促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全面构建城乡一体的服务体系。统筹当前与长远。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从民生最迫切、财力可承受的事情做起,确保一年一小步、年年有进步;探索建立教育、文体、卫生等民生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用新的经营模式盘活存量,搞活经营,确保持续不断地改善民生,提高群众生活品质。□
(作者系中共南通市港闸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