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认识先进文化教育功能的重要性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体现着国家和民族的品格,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关系民生幸福的重要内容。人民群众享受到多少优秀的文化产品,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度如何,是检验文化发展成就、衡量时代文化兴衰的重要标准。
——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是人类一切优秀文化的根本属性。人民大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毛主席曾经这样描述文化的源和流:“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从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人民群众是优秀文化的缔造者,一切文化成果应该由人民群众共享;人民大众需要优秀文化的哺育滋润,文化只有扎根人民之中才能与时俱进、生机勃勃。
——发挥文化教育功能是筑牢共同奋斗思想基础的重要途径。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灵魂和支撑。文化的灵魂就是凝结在文化之中、决定着文化质的规定和方向的最深层的要素,就是核心价值观。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文化立场、文化取向、文化选择。历史和现实反复表明,如果没有这个最核心的东西,一种文化就立不起来、强不起来,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就没有统一的意志和共同的行动。发挥文化教育功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有利于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从而筑牢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维护人民文化权益、改善文化民生是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我国人均GDP已达3700美元,江苏更是突破了7000美元。物质生活的日益丰裕,推动了精神生活的巨大变化。当今时代,维护文化权益、改善文化民生,不仅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一座城市综合实力和人文关怀的集中体现,更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基本共识。我们党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仅要实现和发展好人民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也要切实保障好人民的文化权益、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生活质量,让文化的阳光普照人民大众,让人民群众在文化沐浴中生活得更加幸福。
准确把握文化教育人民面临的极好机遇
当今时代,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执政党都高度重视文化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的作用,这是推动文化教育深入开展的外部环境。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文化之于人类,是一种内在需要、普遍需求、终身需求。社会越进步,人们越是需要通过优秀文化启迪心智、愉悦身心、陶冶性情、增强本领。当前,充分发挥文化教育人民、引导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旺盛,开展文化教育的文化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都已成熟,文化教育人民面临极好机遇,必须抓住不放,用好用足。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日益完善,是发挥文化教育功能的扎实基础。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强力推动下,按照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基本性原则,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如火如荼,成为政府社会服务中的特色和亮点。以泰州为例,近年来,泰州市委、市政府在城区全面完善重大文化基础设施、在县(区)建设一批重点文化工程、在乡镇(街道)打造综合性宣传文化中心、在村(社区)推出一批特色文化广场,全力构建“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有效、惠及全民”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人民群众接受教育、自我教育的愿望越来越迫切,是发挥文化教育功能的内在动力。随着“两个率先”进程的加快,江苏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高歌猛进。这其中有政府的推动,但更多的是民众内心深处的迫切需求。这份难得的“文化饥渴”是开展文化教育最好的内在动力,泰州的实际也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在城区,以名人名家为主讲嘉宾的“百姓大学堂”场场爆满、好评如潮;以高雅艺术演出为主体的泰州大剧院开业一年多来,吸引了10多万市民进场观赏;以展示地方优秀演艺节目为主体的“百姓大舞台”,单场观众最多时突破3万人。在农村,初步统计,全市共有各类民间文艺演出团体200多家,参加演出人数超过3000人。乡镇农民艺术节、农民电影节、农民大舞台竞展所长。一时间,歌声舞步遍布乡间,个个都是“明星名角”,村民幸福指数日益提升。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