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一个区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永续动力,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支撑。当今时代,谁在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在发展上掌握主动。面对世界经济出现的新变化、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的新格局和江苏沿海开发战略深入实施的新形势,只有不断更新发展理念、拓宽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以创新发展推动转型升级,才能推动启东经济社会发展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
一
优化产业结构是推进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附加值高的现代产业体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环节。
全面推进新兴产业扩张倍增。创新发展,新兴产业是突破口。新兴产业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辐射带动力强,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提升产业层次和高起点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我们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第一抓手,主动对接国家即将出台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节能环保、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等新兴产业,着力培育壮大电子信息、船舶与重大装备等优势产业,确保“十二五”末产出规模达到1500亿元,占规模工业总量的比重超过60%。
全面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传统产业是基础性产业,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是推动创新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我们着力改造提升医药与精细化工、精密机械、纺织服装和电动工具等四大传统支柱产业,积极发展高端、高质、高效产品。鼓励神通阀门、东成电动工具等行业龙头企业加强技术改造,推动传统产业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全面推进服务业提速跨越。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服务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就业弹性大的产业属性,提升发展服务业,是推进创新发展、加快转型升级重点突破的方向。我们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规划实施吕四港物流中心、开发区公共保税仓库等项目,鼓励发展咨询、金融等服务业态。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重点发展医疗保健、居家养老等产业。加快发展旅游休闲产业,进一步整合开发旅游资源,加速推进圆陀角旅游度假区、吕四海洋风情区和启隆生态休闲度假区等建设。
二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全方位依靠科技力量,最关键的是大幅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完善创新体系。抢占未来先导产业发展制高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必须加快完善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人才为支撑、产学研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我们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研发平台、开展科技攻关、转化科技成果,鼓励企业参与制定技术标准,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品牌、标准和专利的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到“十二五”期末,全市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高于2.5%,科技进步贡献率力争达到60%,高新技术产业投入和产值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的占比均超过40%。
强化平台建设。创新平台是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具体抓手,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有利于推进要素与活力的集聚。我们按照集聚、特色、生态的要求,加快技术公共服务、技术成果交易、创新创业融资服务和社会化人才服务“四大平台”建设步伐,不断提高科技公共服务能力。科学规划10平方公里创新型经济园的产业、功能和生态布局,加快完善科创园、金凤凰科创中心等功能配套,鼓励企业利用各方面的科技资源,通过共建研发中心、开展联合攻关等途径,加快建设一批技术创新基地。
加大政策扶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离不开体制机制的保障,离不开政策环境的营造。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扶持创新发展政策的同时,我们制订完善鼓励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意见,加大扶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信贷支持,鼓励企业利用创业板上市等途径扩大直接融资,多渠道筹集研发资金。大力发展创业投资、风险投资,引进境外创业投资,鼓励发展民营风险投资,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自主创新。
三
发展依靠人才,人才引领发展。人才是提高创新能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坚实基础和核心动力。
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人才要素是实现创新发展的根本所在,是获取竞争优势最宝贵的战略资源。在创新发展的诸要素中,人是根本的决定性因素,其他资源和要素都依赖于人的作用发挥。我们将人才发展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做到人才发展优先规划、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投入优先保障。围绕建设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工作目标,制订完善启东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吸引更多创新人才到启东发展、更多创新成果到启东转化,形成启东长远发展的战略优势。
加快人才引进培养步伐。引进人才是提升创新能力、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我们大力实施高级人才引进计划、东疆双创英才集聚计划、紧缺急需人才引进计划,建立“柔性引才”机制,重点引进一批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的领军人才和创业团队,力争五年内引进培育国家级高层次人才50名、省级高层次人才100名、南通市级高层次人才1000名、启东市级高层次人才10000名。
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人才以用为本,环境决定去留。只有优良的创新创业环境,才能吸纳一流人才,创造一流效益。我们不断完善高新技术创业园、留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园的功能配套,大力弘扬敢为人先、大胆创新、崇尚竞争、宽容失误的创新文化,积极营造勇于创新、尊重创新、激励创新的社会环境,努力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作者系中共启东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刘卫东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