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90周年华诞。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艰难困苦中奋起、在艰辛探索中前行,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开启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征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书写了彪炳千秋的壮丽篇章。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同时表彰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在此,我代表中共江苏省委,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工作在全省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共产党员致以节日的问候!
(一)
1921年,在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壮阔斗争中,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从此,中国革命有了赢得胜利的先锋队,民族复兴有了走向光明的领路人。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地承担起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使命,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结束了中国人民被剥削、被奴役、被压迫的屈辱历史,实现了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此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成为掌握全国政权的执政党,人民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面对执政的考验,面对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复杂局面,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迅速医治战争创伤,荡涤污泥浊水,推行土地改革,恢复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在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开启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非凡的胆识和魄力砥柱中流,领导人民拨乱反正,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确立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在总结新中国成立后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的与时俱进。党领导国家和人民满怀豪情地踏上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和压力,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历史方位,紧紧依靠人民群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克服重重困难,战胜种种挑战,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新的宝贵经验,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21世纪。
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适应形势发展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出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坚定不移地推进和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确保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航船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中国共产党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更加旺盛的活力。
中国共产党的90年,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90年;是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90年;是历经千锤百炼,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发展壮大,永葆先进性的90年。90年来,中国从四分五裂走向国家统一,中华民族从一盘散沙走向民族团结,人民群众从一贫如洗走向富足安康。90年来,一代代共产党人把理想化作信念,用鲜血染红旗帜,饱受磨难而自强不息,历经曲折而愈挫愈勇,备尝艰辛而更加成熟,领导人民创造了翻天覆地的山河巨变、扭转了百年沉沦的民族命运。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是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核心力量,不愧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中流砥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
江苏素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是全国建立党组织最早的省份之一。1921年1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了陇海铁路工人罢工。1922年春,江苏建立了第一个党支部——中共陇海铁路徐州站支部。1927年6月,中共江苏省委正式成立。在血与火的革命战争年代,江苏党组织始终站在反帝反封建的最前列,领导人民同国内外敌人展开英勇顽强的斗争。在江淮大地上,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勤劳智慧、坚强勇敢的江苏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卓越贡献。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我们抚今追昔,深切怀念为党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深切怀念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奉献了宝贵生命的革命英烈,深切怀念为创立、捍卫和建设新中国而英勇牺牲的江苏优秀儿女。他们为祖国和人民建立的丰功伟绩永垂史册!
新中国建立以后,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历届江苏省委带领全省人民意气风发地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实践,改造旧世界,建设新世界,实现了江苏历史上伟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江苏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后,全省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全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逐步形成并积极实施科教与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经济国际化、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六大战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大解放、大发展,去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万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080亿元,均占全国的十分之一。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步,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跃居全国前列。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区域协调发展格局逐步形成,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得到加强。全省总体上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进入了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新阶段。
民主政治健康发展,法治江苏建设扎实推进。坚持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江苏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完善,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不断扩大,基层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稳步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充分发挥,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发展壮大。以严格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为重点,法治江苏建设稳步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软实力明显提升。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深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人心,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创业创新创优”成为新时期江苏精神的集中体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得到加强,全省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精神风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明显提升,精品力作大量涌现,文化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文化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社会建设和管理取得重大成就。教育事业得到优先发展,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校和在校大学生数量均居全国前列。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在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上荣获金牌数均居全国各省区市之首。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实现城乡低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四个全覆盖”。平安江苏建设成效显著,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
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党组织和党员先进性作用充分发挥。坚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切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努力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围绕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课题,坚持不懈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干部,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的思想、组织、制度、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全面加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组织制度创新、干部教育培训、高端人才引进、惩防体系建设等成果丰硕、走在全国前列,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为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提供了坚强保证。
江苏90年来的沧桑巨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生动缩影;江苏的发展进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江苏的成功实践。90年的风雨历程,特别是党领导江苏人民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我们加强党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提供了有益启示。第一,必须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切实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始终以思想解放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在理论上实践上永葆先进性。第二,必须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把党建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在“两个率先”大局中谋划、推进和检验党的建设,着力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第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彻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群众放在心坎上,做人民的好公仆,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四,必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坚决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切实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广泛凝聚党员意愿和主张,形成齐心协力推进党的事业的强大合力。第五,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基层探索实践,着力推进党的建设理论创新、工作创新和制度创新,切实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增强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
(三)
党的建设是我们夺取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所在。现在,江苏已进入全面实现小康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阶段。全面贯彻“六个注重”、全力实施“八项工程”、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关键要靠党的正确领导,要靠全省23万多个党组织和470万党员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奋斗。我们必须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充分运用党的建设历史经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大力实施党建工作创新工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努力使我省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一样走在全国前列,为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提供坚强保证。
实施党建工作创新工程、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强化理论武装,着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最基础、最核心的组成部分。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紧密联系“两个率先”生动实践,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引导党员干部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切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坚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领导干部理论宣讲、干部脱产培训、在线学习等制度,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加强理论政策的宣传普及,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决策部署进基层、进群众,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打牢全体党员和广大群众为“两个率先”不懈奋斗的思想基础。
实施党建工作创新工程、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促进党内民主健康有序发展。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当前,江苏的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要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始终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中央政令畅通。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健全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制度、全委会成员民主推荐重要干部制度,加强党委决策咨询工作,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坚持以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为根本,积极探索党内基层民主的实现形式,深入推进党务公开,规范基层选举制度,扩大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进一步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确保各级党组织始终充满活力、坚如磐石。
实施党建工作创新工程、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国以人兴,政以才治;事业兴衰,关键在人。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再创黄金发展期,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迫切需要建设一支忠诚于党和人民、有坚定理想信念的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健全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大力选拔使用转变发展方式有正确思路、推动科学发展有显著政绩、促进社会和谐有明显成效、对待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优秀干部,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突出科学理论和“两个率先”急需知识的学习培训,强化实践锻炼,加强干部交流,注重能力培养,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和水平。坚持党管人才,落实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创新体制机制,营造最佳环境,推进人才优先发展,全力打造“人才高地”、建设人才强省,切实把人才优势转化为科学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实施党建工作创新工程、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我们要以创先争优为统揽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我们党的工作重心在基层,执政基础在基层,活力源泉也在基层。基层组织是否坚强有力,直接关系到党执政地位的巩固。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先进典型为榜样,解放思想、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全力以赴争科学发展之先、同心同德创社会和谐之优,努力在全省形成争创一流、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健全基层组织体系,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农村、社区、新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领域有效覆盖并充分发挥作用。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广大基层干部,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加强对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培训轮训,不断增强基层干部推动科学发展、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构建城乡一体的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和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宣传全省各条战线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和突出贡献。及时总结基层创造的新鲜经验,打造一批具有时代特点、体现江苏特色、在全国叫得响的基层党建工作品牌,推动我省基层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实施党建工作创新工程、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我们要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只有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这个最大优势,时刻把群众放在心坎上,做人民满意的好公仆,我们党才能无往而不胜。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不断拓宽联系服务群众的渠道,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本领,从领导干部、领导机关做起,深入开展“三解三促”活动,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真正做到科学发展向上攀登、联系群众向下扎根。坚持勤勉敬业、高效服务,在党政机关积极推行绩效管理,开展群众评议,强化考核问责,促进机关干部改进服务、提高效能。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一着不让地抓好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实,创造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实绩。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牢记“两个务必”,着力“去奢去满”,激励党员干部永不懈怠、永不停步,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不断开创江苏科学发展新局面。
实施党建工作创新工程、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事关人心向背,事关党的生死存亡。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摆上突出位置,进一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深入推进反腐倡廉教育、权力运行监控、预防腐败、纠风和惩治腐败“五个机制”建设,着力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坚持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岗位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把反腐倡廉教育贯穿于干部培养、选拔、管理、使用全过程;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体制机制改革,堵塞制度漏洞,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腐败发生;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继续推进部门内控机制建设、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始终保持查办案件的强劲势头,从严惩处腐败分子,努力以反腐倡廉建设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把为民、务实、清廉鲜明地写在江苏党员干部队伍的旗帜上。
同志们!90年风雨历程,90载伟大接力。奋斗没有止境,征程仍在继续。今天,我们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既是回顾党的历史、传承光荣传统,更是展望美好未来、坚定理想信念。现在,“两个率先”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幸福美好的生活需要我们共同去创造。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继往开来、锐意创新,不断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为党的事业兴旺发达、为人民生活幸福美满谱写新的壮丽篇章!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