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是硬道理 稳定是硬任务

发布时间:2011-09-20     稿件来源:群众杂志     作者:邹宏仪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这个道理,不仅全党同志要牢记在心,还要引导全体人民牢记在心。”在此,总书记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第一次提出“稳定是硬任务”,把它和“发展是硬道理”摆在同样“硬”的地位,值得我们深思,需要我们不折不扣地贯彻到科学发展的实践中去。

  

  “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90年代初视察南方时提出来的。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十分强调发展,他不断告诫全党: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他一再说,我们所做的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要发展自己;归根到底,发展才是硬道理。他甚至明确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称为“中国的发展路线”。邓小平认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展才是硬道理”凸显了邓小平以发展生产力为核心内容的发展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0多年来,正是在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讲话精神指引下,我们一心一意搞建设、谋发展,改变了我们国家的落后面貌,改善了亿万人民生活,大幅度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实践充分证明,只有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才能筑牢国家发展繁荣的强大物质基础,才能筑牢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强大物质基础,才能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物质基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抓住发展这个主题不放,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今天,我们虽然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准确地回答了中国当前的社会性质和基本国情;正是基于这三个“没有变”,胡锦涛提出这样的结论: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胡锦涛强调说:“牢牢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我们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也是对我们民族自强能力的重大考验。我们必须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夯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发展离不开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为了保障经济的顺利发展,稳定是硬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政治总的来说是稳定的,这是我们取得多方面成就的先决条件。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乃至发生动乱,其结果只能是国家遭殃、百姓遭殃,对此,可谓“殷鉴不远”。“文革”十年,再往前追溯,从1957年“左”的错误开始,我们国家在政治上处于一个混乱状态,整个经济建设总体上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十年内乱,更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而这一时期是世界新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时期,许多国家抓住机会,加速发展,中国与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这种惨痛的教训是我们所亲身经历的,我们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邓小平在谈及稳定时经常以“文革”为例,正是因为有“文革”的切肤之痛,他向全党提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即后来流行的“稳定压倒一切”的名言,正是基于“文革”的教训。胡锦涛同志在提出“稳定是硬任务”时,特别指出:“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也正是基于历史的教训。

  稳定是硬任务,是由于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我们不仅需要抓住机遇发展经济,还要正确处理好发展中出现的各类社会矛盾,这是一道绕不过的坎,发展和稳定“两手都要硬”。在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空前广泛的社会变革,国际经验证明,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至4000美元时,往往是一个重要“关口”:既是重要的发展机遇期,更是结构变动最剧烈、各种矛盾最突出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由此而出现的是各类经济成分的壮大、社会阶层的分化和重组、各种利益冲突的加强乃至激化,以及社会思想呈现多元特征,整个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在转型期,社会矛盾既多且突出,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就有: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失地农民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民众利益表达渠道不畅、劳资矛盾突出,此外还有社会保障问题、外来人口权益保护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等。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会不可避免地凸现。这种社会矛盾的运动是社会充满活力的表现,正确处理和加以引导,将人民内部矛盾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和程度内,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基本力量;处置不当,社会矛盾激化,则会带来严重后果。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主动正视矛盾,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不断为减少和化解矛盾培植物质基础、增强精神力量、完善政策措施、强化制度保障,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凡此种种,是各级领导必须做,而且必须做好的工作任务。当初,邓小平提出“稳定压倒一切”,强调了稳定的重要性,着眼于社会不能乱,以便为经济发展争取时间;胡锦涛提出“稳定是硬任务”,这个硬任务就是“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给稳定明确了新的工作任务和奋斗目标,并强调在贯彻的坚定性上不容有任何犹豫,打任何折扣。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胡锦涛要求“稳定是硬任务”“这个道理,不仅全党同志要牢记在心,还要引导全体人民牢记在心”,显示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性,不仅要举党一致,而且进一步要求举国一致。要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都是息息相关的。国家稳定的大局受到损害,地方的发展、个人的利益就必然受影响,维护稳定是维护老百姓自身的根本利益所在,从而自觉起来维护稳定的大好局面。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借用这句话,党和人民共同维护社会稳定,我们的社会就会坚如磐石,是任何人也不可撼动的。

  

  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发展是政绩,稳定也是政绩,因此,必须统筹抓好硬道理与硬任务。

  稳定作为重大的社会问题,是发展的前提条件,与发展之间如车之双轮、船之双桨、鸟之两翼,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不可或缺。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社会稳定问题的急迫性、紧迫性,树立惟有稳定才能发展经济、才能达到社会和谐的观念;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主动正视矛盾,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不断为减少和化解矛盾培植物质基础、增强精神力量、完善政策措施、强化制度保障,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唯其如此,才能实现社会稳定的目标,为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稳定其实又内含于发展之中。许多社会矛盾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需要通过发展加以克服。只要我们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五统筹”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许多社会矛盾是完全能够避免的。现阶段的社会矛盾,尽管渗透于各个领域,表现为多种形式,但从根本上讲,都是利益因素所致。发展是硬道理,但不顾社会承受力、损害群众权利、影响社会稳定的“硬发展”就没有道理;有时正是由于这种“没有道理”的发展而导致矛盾的发生。只要我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观,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就可以在发展中保持社会稳定。在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对发展中可能带来的社会矛盾有较强的预见性,做到未雨绸缪,我们同样可以将发展与稳定操之于手,握有主动权。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