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农家天地宽

发布时间:2011-11-22     稿件来源:《群众》杂志     作者:陈 斌    

  71819日,我到如皋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柴湾镇)镇南社区驻村走访。虽然过去也经常下基层,但这一次的两天驻村走访感受尤为深刻。两天里,我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与百姓促膝谈心,倾听着农民亲切朴实的话语,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放松了身心,净化了心灵,与农民群众的感情得到了升华,对基层状况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对如何做好群众工作也有了更为理性的思考和认识,感觉真正是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经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

  真正下到村里、走进农户、深入群众,就被老百姓那种淳朴和热情深深感染了。大家把我当成朋友,大到国家大政方针、国际形势,小到社情民意、家长里短,都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亲眼看、亲口问、亲耳听、亲身体会,收获大不一样。通过下基层驻村蹲点,我听到了办公室里听不到的声音,看到了办公室里看不到的情况。真心摆正位置、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与群众交朋友、拉家常,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这既是夯实基层基础、做好群众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是各级机关干部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思想境界的必然要求。

  当然,随着形势日新月异的发展,现在群众工作的内涵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群众工作方法也渐渐“失灵”。面对新的形势,不光要从外在形式上,更要从理念思路、方法手段、工作载体、体制机制的创新入手,着力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当前,我认为至少突出三个方面。一要善于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尽可能通过民主的方式、服务的方式来解决社会问题,通过平等的对话、沟通、协商、协调的办法来化解社会矛盾,真正让老百姓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生活水平越来越好,老百姓的赞誉越来越多。二要注重开辟党群工作的新平台,搭建全新的组织载体、物质载体、文化载体、沟通载体,建立健全群众利益协调、诉求表达、民意收集、矛盾调处、权益维护等机制,不断增强群众工作的效果。19日下午,我考察了如皋开发区政法综治中心、派出所、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等基层社会管理平台,这些平台在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群众权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深受群众欢迎。三要进一步深化对群众路线的认识。三下乡、大接访、送温暖等,这些都是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但远不止于此,真正的群众路线应把群众的智慧吸收到工作实际中来,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探索更多、更好的方法、手段,同时善待、善用、善管新型媒体,充分利用网络等多种手段来改进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群众工作的时代性和时效性。□

  (作者系中共南通市委副书记)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