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在于每日三省

发布时间:2011-12-22     稿件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倪春元    

  有关清廉的警训古已有之。宋代吕本中说:“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他指的是为官之要。清代张伯行说:“一丝一料,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膏脂。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他算的是为民之德。而曾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我则视之为洁身之宝。

  细想廉政之道,并不复杂。古训“头清、手慎、腿勤”,简洁明了,言赅意明。组织部门通过各种途径考察选拔上来的领导干部,无一不是干练智慧、辨事明理,要想明白这些问题是件很容易的事。即便算起“形象账”、“经济账”、“自由账”,人人都应该是好手。可为何总有这样一部分干部把持不住自己,最终无以自拔、身陷囹圄呢?众多的案例中大抵都有这样一个雷同的情节: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由此看来,曾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古训真是微言大义。

  一省头脑是否清。思考清楚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其最基本的标准就是做到遵纪守法,合乎道德规范。但这不是一道简单的判断题、选择题,而是一个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决定了人的取舍和走向。有了这样一个强烈的是非观念,然后才会有正确的方向感、得失感和爱憎感,才不会忘乎所以,自以为是;才不会大权在握,高高在上;才不会本末倒置,把个人得失看得最重,把群众利益抛在脑后。

  二省两手是否慎。辨得明还须做得对,这是明辨是非的第二层境界。许多沦为阶下囚的人,不能说他们不知道事情的对错,而往往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可见,人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是不能心存侥幸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勿以恶小而为之”,不少当事人都在忏悔时谈到了这一点,说“第一次很重要,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说明手慎是“洁身”的关口,不该伸的就不伸,不该拿的就坚决不拿,不该去的地方就坚决不去。唯其如此,才能确保自己在廉政战线上立于不败之地。

  三省腿脚是否勤。走向哪里,与谁打成一片,反映出一个人的爱憎倾向。要让自己走对地方、选准对象,这当是明辨是非的更高境界了。“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需要的是常下基层,关注民意,体恤民情,与普通老百姓同甘共苦,打成一片。只有深入群众生活,才能真正体会他们的甘苦酸甜,保持与他们的血肉联系,与他们休戚与共。经常倾听百姓呼声,关注民生疾苦,才能远离功利场、净化关系网,从而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获得正确的前进方向。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每个领导干部只有坚持每日三省其身,时刻保持警醒,始终做到对事业忠诚可靠,对群众感情真挚,我们的思想防线才能更加严密,我们党拒腐防变的阵地才能牢不可摧。□

(作者系启东市副市长)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