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宣传工作服务人民的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12-02-28     稿件来源:《群众》杂志     作者:钟关虎    

  当前,社会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各种矛盾增多、问题复杂,宣传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当不断研究新情况,创新宣传工作服务人民的路径,努力提升宣传工作的说服力、感召力、执行力、亲和力、凝聚力和推动力,为推进“两个率先”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在深入实际中增强说服力

  宣传工作要做到服务人民,在新形势、新任务、新考验面前,就必须在联系群众、深入实际中下功夫、求实效,增强工作的说服力。当前,既要吃透“上情”,也要深入了解“下情”,认真了解群众的喜怒哀乐、看法和态度、愿望和要求,努力寻求宣传工作与群众的“共鸣点”。一方面,要注重贴近群众生活特点。开展理论宣讲与政策教育,注重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党的重要政策文件,以群众视角为群众释疑解惑,使普通群众真正看得清、听得懂、做得了,努力把理想信念和道德观念宣传教育的理论性,与人民群众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实践性统一起来,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另一方面,要注重贴近基层工作实际。科学指导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等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切忌对群众疾苦、烦恼和无奈不闻不问。既着眼群众政治理论素养的提升,又促进群众的工作进步与生活改善,使广大干部群众学以修身立德、学以增智添能、学以创业致富,努力为改革开放鸣锣开道、擂鼓助威,为群众化解思想疙瘩、坚定理想信念。

  在服务人民中增强感召力

  宣传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大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根据群众的思想特点,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内容和载体,动员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为推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目标而奋斗。第一,从工作定位上要强化全局观念。宣传工作应当从围绕中心向融入中心转变、从外围服务型向深入服务型转变,立足于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紧扣发展主题,服务中心、融入中心,突出工作重点。第二,在工作机制上要强化协作意识。应当改变宣传工作“独家经营”的局面,整合社会宣传文化资源,抓重点,抓亮点,调动各方力量协同“作战”。第三,在工作作风上要强化高效务实理念。宣传工作应当虚事实做,高效务实,要把所有的工作真正落实到所有的环节上,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第四,在衡量标准上要强化群众观念。应当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的最终衡量标准,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在改进服务中增强执行力

  宣传工作服务人民,必须不断提高引导舆论的本领,以正确的思想理论、方针政策、价值观念影响社会,凝聚群众,因此必须注重研究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的功能和特点,不断提高运用各类媒体有效引导舆论的实际执行力。一方面,要注重树立和提升主流媒体、新闻发言人在舆论引导上的权威性,拓展和发挥政府部门运用网站、政务微博等新媒体对网络虚拟社会的影响力,倡导新闻工作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以快捷、准确、客观的报道及时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追求正确舆论“首因效应”的最大化。另一方面,要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研究规律,把握趋势,主动作为,提升对社会热点问题发展变化的敏感性,提升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抓住并妥善处理主要矛盾的能力,提升借助当代先进理念和科研成果有效实施舆论引导的能力。既要坚持按照传播规律办事,处理好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的关系,创新观念、创新方法,尽力为新闻单位创造有利条件,自觉接受新闻舆论监督;也要适应新形势下受众的心理特点和习惯,把“喉舌”功能与群众的需要结合起来,处理好新闻宣传与受众的关系,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处置机制和工作预案,加强舆情分析,善于因势利导,促进社会稳定。

  在优化服务中增强亲和力

  宣传舆论对社会影响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所采用的媒体、载体或渠道的权威性、影响力,也取决于所采用方式方法能否赢得旺盛的人气,即宣传工作是否具有亲和力。宣传工作如果拥有强大的亲和力,则可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士气,振奋精神,对经济社会发展起重大促进作用。否则,就可能出现舆论引导不力,给事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增强宣传思想工作亲和力,应当从改进方式、创新方法、优化服务抓起。第一,宣传工作语言要亲民化。言为心声,语言是沟通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桥梁。宣传工作者要摈弃冠冕堂皇的官话、老生常谈的套话或者不切实际的空话,多用、善用群众的语言和感受,把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说充分、说清楚。通过理论、舆论、思想、文化、外宣等多种途径,把体现党的意志同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统一起来,从广大群众关心的、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来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第二,工作姿态要平等化。改变居高临下的灌输,增强群众的参与程度,通过启发引导、交流等方式来进行,变官僚式为平民化,变单向传播为双向交流互动。区别对待不同的宣传对象,有针对性地把大道理转化为适应不同受众的小道理,从而能够深入人心。第三,信息交流对称化。采取“万人评议机关”、新闻发布会、政务公开等多种形式,通过市民愿意接受的方式和群众乐于参与的路径,让群众亲身感知城市的新变化、新发展、新成就,让市民群众在亲身体验和互动参与中直接或间接认知和了解社会发展、政府工作等相关情况,减轻甚至消除“信息不对称”给群众造成的误解与困惑,化解社会不良情绪。

  在文明创建中增强凝聚力

  文明创建工作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良性互动,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综合反映,是推动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第一,应当以城市文明指数测评为重要抓手,推动各地区和相关部门及时解决影响民生、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使更多的单位和社区乡村跨入文明单位(社区、乡村)行列,使群众真正感受到文明创建带来的实效与实惠,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文明创建的支持率、参与率。第二,应当重视培育和爱护文明创建先进典型,既重视为道德典型的善举唱赞歌,又注重为文明风气而撑腰。在典型宣传上,要克服“捧杀式”的失真与粗暴,避免对社会的道德认知造成伤害。在宣传对象上,既要宣传“道德模范”、“好市民”等“平民精英”,也要宣传诚实守信、乐善好施、热心公益的企业家、慈善家等“企业精英”,还要重视宣传优秀公务员与先进领导干部等“政治精英”,传播社会主义道德风尚,鼓励和引导市民争当“好市民”。第三,要积极探索社会志愿服务活动长效化机制,鼓励和倡导广泛开展慈善捐赠、扶危济困、助残爱老、爱心助学等志愿服务活动,多送“雪中炭”,让社会弱势群体及时得到社会关爱和温暖,使更多的群众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受益者、传播者和实践者。

  在发展先进文化中增强推动力

  新时期的宣传工作,必须充分满足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内在要求,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一,要营造优良政策和社会环境,培育各类宣传工作相关人才,鼓励和引导各类宣传文化人才集聚发展。第二,要培养和表彰一批名主持、名记者、名作家、名演员等“文化名人”与“文化精英”,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在各个领域的领军示范作用,激励各类宣传文化人才发挥创作热情、创意和创造才能。第三,要精心实施“文化精品工程”,通过“文化精品工程”示范效应,鼓励创作更多适应时代需要的精品力作,为群众提供更好更多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教育基地、宣传载体和互动渠道,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凝聚人心、鼓舞热情、推动发展的作用;第四,要综合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整合和运用现代高新科技和社会资本,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投入与研发,促进城市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多样化发展,全面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