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参事”参政好

发布时间:2012-07-26     稿件来源:《群众》杂志     作者:黄建如    

  5月29日,武汉市政府正式聘请三位从普通市民中“海选”产生的“布衣参事”担任市政府“高参”,建言可直通市长。此次武汉市向民间借智,打破了以往对参事身份、学历、职业的限制,在全国尚属首次。

  长期以来,政府聘请参事,对身份、学历、职业的条件比较苛刻,如学识渊博,人生阅历丰富,社会责任感强,是某一行业系统的知名专家或学者,社会公认度高等等。“名流型”参事,虽然能力强、专业知识水平高、理论素养高,但是难免有些不接地气,所参之事有太多对宏观“大事”的把握,却缺乏对民生点滴“小事”的关注。“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布衣参事”来自基层一线,熟悉基层情况,就像民生的“温度计”、群众身边的“意见箱”,是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基层群众有什么实际困难,对教育、住房、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有什么意见或建议,都可以通过“布衣参事”快速反映给政府。同时,“布衣参事”没有公众形象的约束,没有名人身份地位的困扰,不用考虑职务升迁,不怕说“错话”得罪人,所以,他们提的意见、建议是原生态的,最具参考价值。

  当然,由于学识、修养等差异,“布衣参事”或许没有“名流型”参事看问题的高度、分析问题的力度,提出的有些意见建议可能有一定片面性,缺乏全局性,甚至还有可能合理不合法。但是,政府应该充分理解“布衣参事”,该采纳的建言积极予以采纳,不该采纳的也应该给予正确解答,千万不能因此否定“布衣参事”的作用,更不能看轻“布衣参事”的价值。

  对于“布衣参事”本身来说,要树立做参事不是做一个特殊公民的观念,而是一种责任。“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要心里想着群众,深入群众中间,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真实情况,努力看透问题,这才算是一名真正的“布衣参事”。□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