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十六大以来的十年,中国无疑在世界上耸起了一座发展高峰。形成这座高峰最重要的靠什么?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指引,靠科学发展的正确道路。胡锦涛总书记在“7.23”重要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走过了很不平坦的路”,取得了历史性的辉煌成就和进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进程和理论创新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在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日子里,我们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坚持以科学发展引领“两个率先”,“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两个率先’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一、科学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鲜明主题
在当下西方一些政客的眼中,有一个颇为纠结的“中国模式威胁论”。此论认为,承载着中国发展奇迹的“中国模式”,正构成对他们自诩为具有普世意义的“共识”、“模式”的威胁。这种纠结,颇有几分缺乏自信的小气,也少点儿“普世”的胸怀。但从另一角度观察,则证明承载着中国发展奇迹的被认为“中国模式”的中国道路,拥有当代发展潮流中无与伦比的发展活力,显示出极为强大的历史生命力。
这条道路,就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开辟的、属于中国人的“自己的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探索形成,是在不断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课题中创新发展的。进入新世纪的中国,面对着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历史新课题:为什么发展?要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实现了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重大理论创新。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成果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一个新的理论高峰。
十年科学发展的“中国故事”,证明了科学发展观巨大的真理力量。“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十年的“中国故事”,跌宕起伏,极不平坦。在此十年,中国经济一个个高潮迭起,中国社会一步步走向和谐安定。中国经济连续十年保持了10%以上的增速,2005年超过英国和法国,2008年超过德国,2010年超过日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缩小,新中国缔造者确定的超越目标正一步步成为现实。历史的地表之下,隐藏着最深刻的奥秘,这就是科学发展的引领。科学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鲜明主题,是十年“中国故事”的中心线索。科学发展观,以其巨大的真理力量,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证明自身所拥有的坚实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群众基础。
二、科学发展“江苏答卷”的鲜明特色
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江苏答卷”,以率先为定位,以创新为己任,以民生为宗旨,以不负中央厚望、不负人民期待为使命,成就江苏“黄金十年”,其核心主题也正是科学发展。在2004年初,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江苏时就指出:“东部地区只有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才能确保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江苏“两个率先”成功的“十年答卷”,其奥秘即在于“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其中包含着江苏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政治热情和政治责任心,发展的主动性和探索意识,并形成了江苏又好又快推动科学发展的鲜明特色。
回首十年发展,经验弥足珍贵。江苏推动科学发展的鲜明特色,正是江苏领跑发展的鲜明个性。其一,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发展是解决当代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咬定“两个率先”目标,毫不懈怠,一任接着一任干,从而推动“两个率先”不断取得新成效新进展。其二,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是科学发展,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战略和举措,使之不断完善和提升。从为实现全面小康指标体系,提出“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大思路,“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的大方针,到开启“两个率先”新征程,步步紧扣科学发展的总主题。尤其是近两年来,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六个注重”的新要求,全面展开工作布局,部署和实施“八项工程”,成为全省工作的鲜明导向和有力抓手。其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积极探索江苏经济的科学发展新路子。无论环境松紧、周期起落,都坚持顺境中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逆境中创造条件迎难而进,从而实现了由农到工、由内到外、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跨越。其四,坚持以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力度,深入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不断争创新优势,增添新动力,赢得新发展。其五,坚持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从“富民优先”到实施“民生幸福工程”,江苏坚持就业惠民、创业富民、社保安民,把推进“两个率先”的过程成为民生持续改善、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其六,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为推进“两个率先”提供有力保障。
三、坚持科学发展要有更高的自觉和更强的自信
江苏科学发展的“十年答卷”,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江苏实践的鲜明个性。从2003年到2011年的近十年里,江苏平均经济增速达到13.5%,在全世界经济体中,江苏跃居国家和地区总量的第19位,而江苏的区域创新能力已连续3年在全国排名第一。历史的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是“两个率先”的根本引领,而“两个率先”新征程的开启,更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指引和精神动力。胡锦涛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仍然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性的矛盾和困难。我们必须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领会总书记这一讲话精神,就必须以更高的自觉和更强的自信坚持科学发展,确保“两个率先”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成功推进。
坚持科学发展必须有更加坚定的决心。科学发展是我们最根本的成功奥秘,但坚持科学发展仍然面临着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矛盾和困难,因而需要有坚持科学发展的更高自觉性和坚定性。尤其是当下受全球经济周期和欧债危机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我们面临的经济形势依然严峻。这个时候,我们必须牢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坚持这个硬道理,就必须以更大决心坚持其本质要求,坚持科学发展。我们不仅要确保稳定增长,而且要坚持紧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不仅要破解当前发展中的难题,而且要构筑长远发展的竞争优势;不仅要探索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思路,而且要在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等方面走出新路子;不仅要创新政策举措,而且要创新体制机制,以各方面的新突破推动“两个率先”不断取得新进展。
坚持科学发展必须有更加有力的举措。科学发展引领“两个率先”,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把“八项工程”作为推动全局工作的主抓手,坚决做到中央有要求,江苏有行动,落实有成效。“八项工程”是把胡锦涛总书记“六个注重”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具体化为可操作的目标举措。要通过实施“八项工程”,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更加高效地整合资源,配置力量,更有针对性地抓重点、攻难点、带全局,以更高目标定位引领各项工程的落实,确保每项工程每年都有新进展,使科学发展在江苏见到大成效。
坚持科学发展必须有更加完善的制度。推动科学发展,体制机制是重要保证。江苏科学发展的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体制机制的创新。以科学发展引领“两个率先”,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继续深化各方面体制机制的改革,创设“两个率先”的优良体制依托和制度环境。为了确保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还应特别重视领导班子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生活制度、监督制度的建设,用制度保证领导决策坚持科学发展的正确方向,用制度促进领导班子提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用制度激励领导班子保持科学发展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两个率先”的进程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作者系省政协学习委员会主任)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