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最根本的问题是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的职责主要是制定政策法规,加强对文化发展方向、总量、结构和质量的宏观调控,做好引导、扶持和服务工作。近年来,无锡从城市转型升级的战略高度,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步伐,发挥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引导作用,全市文化产业呈现出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截至2011年底,全市共有多门类、各种所有制文化企业4983家,文化产业增加值比2010年增加近80%,进一步强化了文化“软实力”对经济的“硬支撑”作用,文化产业已成为无锡经济发展的新增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坚持政策导向驱动,构建有力发展环境
文化现象纷繁复杂,文化工作千头万绪,迅猛崛起并且不断开疆拓野的文化产业,更是显得奥衍宏深。政府对文化产业进行引导和扶持,其途径主要是制定政策。对无锡而言,就是要坚持“三个到位”,构建强有力的导向驱动体系。
组织规划到位。无锡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上的重要作用,把文化创意产业列入全市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十大重点产业”予以突出发展。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市文化创意中心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审议、指导协调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将文化产业发展绩效纳入党政领导班子科学发展考核体系,实施刚性约束和责任追究。定期开展文化产业统计,全面系统监测分析产业发展状况,引导产业布局和发展更加合理有序。
政策扶持到位。制定出台《无锡市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配套制定《无锡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等9个文件,明确市级财政每年拿出1亿元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并随着财力的增加而增长,从配套环境、重大项目、人才培养等方面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着力在文化企业注册登记、土地征用、税费收取等方面降低门槛、给予优惠,采取补助、贴息、奖励等形式对文化企业进行扶持,对原创动漫创作生产实行“一企一策”,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服务保障到位。在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建立领导挂钩重点文化企业和文化园区制度,通过上门走访、现场调查、互动沟通,帮助企业(园区)解决发展瓶颈和难题。同时,依托“无锡千人计划”等战略举措,实施宣传文化人才“5630”工程,用5年时间培养引进不少于180名高层次文化人才;利用无锡文化高职院校和文化产业公司众多的优势,大力培养设计、动漫、戏剧等各类人才,目前仅动漫创意专业人才每年培养就超过2000人,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强园区载体建设,引导产业集聚发展
当前政府推动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在政策法规体系建设、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基地建设、骨干文化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的培育、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当务之急是加强园区建设,为文化企业搭建投资融资、展示交易、信息交流、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等公共服务平台。坚持“三手齐抓”,打造具有集聚力、辐射力的文化园区,推动产业集群、集成、集约发展。
加大园区建设力度。目前全市拥有5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和6个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年产值超10亿元的有5个,供文化企业使用的载体总面积达到103万平方米,其中文化类载体面积为58万平方米。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相继落户无锡,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开园运营,江苏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无锡园区)正式挂牌,吴文化博览园、二胡产业园等人气渐旺。全市正逐步形成“国家级—省级—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三级布局架构。
推动园区错位发展。引导园区错位发展、优势互补,N1955南下塘、北仓门文化创意产业园通过老厂房改造,重点发展艺术创作、创意设计等;新区创新创意产业园、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等依托丰富的科技服务资源,迅速集聚动漫网游企业。
打造园区服务平台。全力搭建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文化企业孵化成长,先后建成融创意、培训、制作于一体的无锡数字动漫创业服务中心,为动漫作品、人才和商业机构提供从线上电子商务到线下对接活动全方位服务的“中国动漫作品版权服务平台南方中心”,为动漫衍生产品发展提供服务支撑的“动漫衍生产品产业化平台”,以特效制作、软件开发、数据服务等为核心业务的“影视云计算平台”等,这一批平台为文化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壮大市场主导力量
外部引进培养一批。加大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先后举办中国无锡文化创意产业(东京)说明会、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场洽谈会”等10余次国际国内宣传推介会,发动园区开展主题招商,实行“上门敲砖”,大力引进一批龙头型、基地型文化企业落户无锡。其中,当当网华东区域总部总投资4亿元,注册资本1.5亿元,用地160亩,2011年营业收入突破20亿元。江苏金一文化公司充分发挥文化部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产业示范作用,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近20亿元。凤凰画材有限公司年出口规模近4000万美元。
政产合作打造一批。搭建动漫创意产业创业投融资平台、华莱坞香港电影发展基金、大摩华莱坞基金、无锡华映文化产业基金等投融资平台,通过政府投资、市场运作、产业主导,打造一批有带动力的大企业。其中由市区两级政府拿出风险投资4500万元,与慈文影视制作公司、紫光软件集团进行合作,成立省内首家注册资本达1亿元的动漫企业,目前发展势头强劲,并即将进入上市辅导期。
内部激活壮大一批。深入推进广电集团、报业集团宣传与经营“两分离”改革,分别组建广电、报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做精做优宣传主业的同时,做大做强产业实力。2011年广电集团、报业集团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到6.5亿元、10亿元,同比增长30%、28%,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一次性整合5家市属文化院团整体转企改制为无锡市演艺集团,改制后,短短一年多时间就实现1亿元的经营收入。
实施重点突破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实力
利用资源优势提升竞争力。先后投入巨资,重点建设惠山古镇、清名桥等五大历史文化街区,加快建设吴文化博览园、灵山佛教文化博览园等八大文化博览园,礼舍、甘露等十大古(镇)村落,全市文化旅游呈蓬勃发展、快速发展态势。其中,灵山佛教文化博览园2011年接待游客326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2亿元,成为无锡文化旅游的一张名片。
发展新兴业态提升竞争力。重点发展以动漫、网络游戏为主的动漫创意产业,抢占产业制高点。2011年全市动漫企业主营业务及衍生产品收入约35亿元,原创动漫分钟数达到20563分钟,排名全国第三,并连续五年列全省第一。大力发展数字电视、网络电视、手机报等新兴业态,拥有数字电视传输节目126套、数字电视用户113万户,数字移动电视开通10个频道、终端7000屏,手机报用户10万个。目前全市以影视传媒、创意设计等为代表的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占文化产业的比重已达到36%。
打造精品力作提升竞争力。无锡广电集团投资的电视剧《誓言今生》在央视播出并获得各界充分肯定。无锡演艺集团创排的舞剧《绣娘》、锡剧《二泉映月》在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文艺晚会上展演,包揽了全国地市级企业三台演出中的两台。动画作品《哈皮父子》、《快乐奔跑》等获得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首届动漫入围奖,《我的布叮宝贝》、《木头村》等多部动画片获得国家广电总局2011年度优秀动画片推荐,《秦汉英杰》、《哈皮父子》等动漫片出口到动画大国日本、欧洲,动漫片《西游记》在法国戛纳电影节被每集10万美金收购,刷新亚洲动漫海外发行纪录。□
(作者系中共无锡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