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发布时间:2012-10-30     稿件来源:《群众》杂志     作者:张潇文    

  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7.23”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是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战略举措,也是弘扬理论自觉理论自信的落脚点。省委实施文化工程和党建工作创新工程《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近年来,江苏致力科学理论的通俗化阐释,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贴近群众现实关切,回答热点难点问题,倡导清新活泼文风,在群众和科学理论之间架起了一座便捷的桥梁,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为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为全力推进“两个率先”伟大征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党的十八大召开在即,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更好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巩固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具有重大而又特殊的意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作用更加凸显、任务更加繁重、责任更加重大。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个历史的、实践的过程,必须紧贴时代课题,坚持立足区域特色。正是着眼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要不断探寻科学理论与江苏实践的融合转化,挖掘独有资源,发挥特色优势,以此推动科学理论大众化工作更上新台阶。

  

  实践创新优势。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尊重实践,坚持实践第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在实践中创造,坚持在实践中检验,推动在实践中发展,勇于在实践中探索,以实践立论、用事实说话,提升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的针对性和说服力。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的发展成就和巨大变化有目共睹,这正是我们开展大众化普及教育的最有说服力的素材。2011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4.9万亿元,人均GDP9644美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突破2.6万元和1万元,有超过2/3的县(市)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在全国率先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先后涌现出“四千四万”精神、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精神和“三创三先”新时期江苏精神,推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江苏走出的这样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区域发展之路,这样一条以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根本特征的“两个率先”之路,有力支撑着我们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江苏成功实践”宣传教育,不断增强了7800万江苏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信心。当前,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新征程,正是我们最大最新的实践。我们要以此为出发点开展工作,不断把新进展新经验进行总结归纳提升,以此作为推进大众化工作崭新的教材和不竭的源泉。

  

  人文社科优势。江苏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自古以来就有崇文重教的传统。江苏是教育强省,拥有高校和在校生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在这样的氛围熏陶下,干部群众知识素养、教育水平较高,人文素养良好,社科普及程度高。全省上下大力建设先进思想文化,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开解放思想之先、开实践创新之先。江苏是社科大省,社科理论界瞄准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课题,加强前瞻性、战略性研究,深入总结我国和江苏发展实践的创新创造,组织撰写一批总结“两个率先”区域性探索的重点文章,推出更多有价值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为理论大众化提供坚实学理支撑。特别是近年来,全省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社会建设活动蓬勃开展,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高校、学习型家庭不断涌现,干部群众的学习理念进一步树立、学习热情进一步激发、学习方法进一步创新,这些,都为我们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榜样典型优势。抓好典型示范,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推动各项工作的有力抓手。事实证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推进大众化的进程中,我们注重充分发挥榜样典型的优势,用身边人说身边事,用身边事育身边人,切实增强先进理论在干部群众中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改革开放过程中,江苏涌现出共同致富的典型代表华西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典型代表张家港、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典型代表昆山。这些各具时代特色和实践特色的地区典型,既“接地气”,又“有人气”,充分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江苏区域探索的成功实践,是推进大众化最鲜活、最生动、最有力的素材。同时,江苏还先后推出张云泉、殷雪梅、邓建军、吴仁宝、陈燕萍、常德盛、张雅琴等全国重大先进典型。近期,全省“三创三先”之星的广泛宣传、报道和宣讲让全省人民对新时期江苏精神有了更直接、更准确的理解。重大典型推出的过程,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普及教育的过程,有力地帮助干部群众正确理解中央精神,在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提振“精气神”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品牌效应优势。注重挖掘理论工作的内涵和质量,推动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项目品牌,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层次和水平,大规模理论宣讲和形势政策教育是宣传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途径。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省累计举办宣讲报告会12000多场次,直接听众340多万人,社会反响热烈。通俗理论读本是干部群众学习了解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最直接渠道。近年来,我们以“幸福江苏”为品牌,先后组织编撰《科学发展观学习百题》、《科学发展在江苏》、《全面小康指标体系解读》、《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大众读本》等通俗读本,免费印发全省基层干部群众,这些读本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架起了一座座理论和群众间的桥梁。讲坛论坛是宣传解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第一课堂。以江苏讲坛为龙头,以南京“市民学堂”、“扬州新知学堂”、常州“龙城讲堂”、泰州“百姓大学堂”等为骨干,覆盖所有省辖市和大部分县(市)的讲坛集群,年均宣讲22400多场,直接受众600多万人次,持续为群众供上一道道丰盛的理论“大餐”。□

  (作者单位:省委宣传部理论处)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