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反腐惩防体系的“丰县实践”

发布时间:2012-12-07     稿件来源:《群众》杂志     作者:邱 成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的重点任务。近年来,丰县注重从实际出发,坚持一手抓惩治,一手抓预防,着力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力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取得实在成效,初步形成了具有县域特色的惩防体系框架,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政治保障。

  加强领导,系统构建,强化措施抓落实

  近年来,丰县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强化措施抓好落实,惩防体系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是思想认识到位。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形成共识,充分认识到构建惩防体系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体现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工作措施具体,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符合当前惩防体系建设工作实际,对于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二是组织领导到位。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惩防体系建设工作,并在干部配备、人员编制、经费预算、办公办案装备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调整充实了各级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抓好惩防体系建设日常工作。建立了县委常委、县纪委常委联系乡镇和重点部门制度,每季度一督查,了解进展情况,加强面上的指导。三是责任分解到位。把全县的惩防体系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细化为36大类、117项,层层分解,落实到人。

  夯实基础,突出重点,四制并举抓预防

  健全反腐倡廉教育机制。坚持一年一个主题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今年,在全县组织开展了“保纯洁、扬正气、促崛起”主题实践活动,切实把保持党的纯洁性贯彻落实到党风廉政建设全过程。一是深入开展示范教育。积极宣传《人民日报》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过的勤政廉政好干部丰县土肥站站长渠立强等同志的先进事迹;二是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每年都精心挑选2起发生在本地的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案例,制作成警示教育片,让教育警钟长鸣丰县大地;三是深入开展岗位廉政教育。把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要岗位作为重中之重,探索建立岗位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四是以道德引领廉政教育。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创建“诚信乡村、诚信社区、诚信机关、诚信企业、诚信校园、诚信家庭”为主要内容的诚信丰县建设“六创”活动,用诚信道德的力量和有情有义丰县人的特质相结合,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勤廉氛围。

  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一是建立实行了“四权五制”防控风险机制。从去年5月份始,全县开始在镇级实行“四权五制”规范权力运行工作,今年初又逐步向县直重点权力部门推广。“四权五制”,即以重大事项议事规则为核心内容,以重大事项决策权、重要项目实施权、资金资产处置权和干部人事管理权等“四权”为规范重点,构建重大事项决策机制、重要项目管理机制、资金资产监管机制、干部管理评价机制和规范运行监控机制等“五制”,实现了权力阳光运作,风险防控。通过网上即时上报系统,对各镇及县直重点权力部门“四权”的行使,实现了网上实时监控。实行“四权五制”规范镇级权力运行以来,全县涉及镇级班子成员的信访举报量同比下降25.6%,群众对镇级班子成员的综合满意率达到97.32%。二是实行公务消费公示制,打造“阳光公务消费”。在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和公物管理三个方面制定具体措施,明确公务接待范围和规格,给公务消费戴上“紧箍”。各单位必须每季度向本单位人员通报和公示一次公务接待费用支出情况,通报和公示的材料同时上报县纪委党风室备案。建立公车管理台账,对公务用车进行动态管理,严格控制车辆编制管理和审批程序。三是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凡属国有资金或国有资金占控股或占主导地位的建设工程发包活动,物资材料设备和服务采购项目以及资产处理项目等,均纳入公共资源交易范围。实现以公共资源的市场化来避免暗箱操作,以公共资源的市场化来化解廉政风险。

  健全监督监管机制。一是实施“信访路畅工程”,实行信访分流、快查快结、信访反馈、结案审核、吸收举报人参与信访案件调查、信访举报巡回宣传等制度,率先在徐州市开通手机短信举报平台和网上在线接访,实现了远程视频接访,全面建成“电话、来访、来信、网上举报、手机短信举报、在线接访”六位一体的接访体系,畅通了群众诉求渠道。创造性地推出信访监督“四书、两卡”。“四书”,即信访监督提醒书、信访监督询问书、信访监督警示书、信访监督诫勉书;“两卡”即信访监督登记卡和信访监督回访卡。今年以来,共对12名党政“一把手”实施了信访监督,发放信访监督“四书”12份,并制作完善了“两卡”,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8次。二是加大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监督力度。实行了科级单位党政“一把手”向县纪委全会述责述廉制度。完善落实廉情预警制度,健全了廉情预警网络,配套建立了廉情预警联席会议、镇级领导班子廉情通报、县纪委常委同党员领导干部廉情预警谈话等制度。

  健全环境创优机制。一是实施“四零四制”工程。全面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失职追究制,努力实现“服务客商零投诉、为民办事零拖延、衙门作风零容忍、深入基层零距离”目标,以环境创优助推经济平稳增长、以作风效能促进区域快速崛起。开展领导干部“晒”权力活动,在县政府网公布全县1100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相关信息,同时公开各单位服务窗口工作职能、办公电话、监督电话。开展了民主评议机关活动,对评出的“不满意股室”负责人和“不满意行政事例”责任人予以免职、调离工作岗位等组织处理。二是开展了“2012-播撒阳光”专项执法行动,对全县重点民生工程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确保民生项目真正惠及百姓。

  创新机制,集中力量,整合资源抓惩治

  实施“指向性查案”计划,努力实现案件查办效果的最大化。针对党委、政府工作的难点、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主动出击,精准查办,把有限的纪检监察资源和力量指向对这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腐败案件的查处上。

  创新机制,提高查办案件工作水平。一是建立查办案件运行新机制。科学界定县纪委纪检监察室、工作室与基层纪委的查办案件职责范围,理顺三者之间的工作关系,县纪委信访室统一扎口,分流各级各类案件线索,形成了简单案件交由基层纪委查办,一般案件交由工作室重点查办,科级干部经济案件交由县纪委纪检监察室查办的工作机制。二是建立县纪委常委领办案件责任制。根据职责分工,按照“谁领办、谁负责”的原则,县纪委每位常委每年亲自领办2件重要案件,直接参与查办案件过程,对领办案件的质量、效果和合法合规性直接负责。三是建立案件主办人负责制。案件主办人独立行使办案职权,负责拟定调查方案,提出处理建议,并承担相应责任,对查办案件过程中意见难以统一时,提出主导意见。四是建立考评结合机制。近年来,全县纪检监察机关陆续开展了案件检查业务大练兵、优质案件办理和优秀案件检查文书“双优”案件评选、“办案人员必备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知识考试”、查办案件工作巡回观摩交流等系列活动。同时实行查办案件“比比看”月例会通报制度,按照科级干部经济大案、经济类案件、案件总量等主要指标进行通报,纳入年底考核。

  突出重点,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将经济社会发展中社会反映强烈、民意集中关注、严重影响或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关键岗位的案件,列为重点案件,进行指向性查办。今年以来,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09件,其中科级干部案件16件,经济类案件45件,移送司法机关5件,万元以上案件17件,挽回经济损失1100余万元。□

  (作者系丰县县委书记)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