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人民”二字的分量

发布时间:2012-12-14     稿件来源:《群众》杂志     作者:陈小英    

  十八大报告中,“人民”二字出现了145次,报告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通篇洋溢着“顺应人民共同愿望”、“牢记人民信任与重托”、“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为民情怀,充分体现着树立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高度自觉。字里行间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人民”的分量。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他告诫全党:“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在他的倡导下,“为人民服务”写入了党章。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各项工作的标准,赢得了全中国人民的拥戴。江泽民同志确立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建党理念。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带头树立亲民爱民之风,要求全党牢记“两个务必”,牢固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91年奋斗史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党和人民联系紧密,事业什么时候就能顺利前进;什么时候脱离群众,事业就会遭遇困难甚至挫折。正因如此,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

  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要尊重人民。我们的党是代表人民利益而执政,就应该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视人民为“上帝”,把自己当公仆,每个党员干部都要摆正自己与人民的位置,养成尊重人民的良好品格。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人格,彻底破除上尊下卑的封建思想,与人民群众平等相待,建立起新型的党群干群关系。要充分尊重人民的意愿,充分表达人民的意志,不能强民所难,不能忽悠民众。要进一步坚持和实现人民民主,依法保障人民群众正确充分地行使各种权利。要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珍惜人民的劳动成果,充分激发人民群众谋发展的干劲。

  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要为人民谋利益。中国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这要求我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致富百姓、造福一方是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多在组织人民群众发财致富上拓门路,多在破解人民群众发展难题上下功夫,多在引领人民群众同奔小康上出新招,多在促进人民群众全面发展上见成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的新需求。

  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要真情爱护人民。人民群众处于社会的最基层,是我们党执政的可靠基础。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最终要靠广大人民群众去实施;推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最终要靠广大人民群众去实现。因此,应该把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视人民若父母,深怀爱民之心,常修爱民之德,恪守爱民之责。

  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要敬畏人民。我们的权力属于人民,我们的俸禄来自百姓。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有一颗敬畏之心,畏党纪国法,畏平民百姓。特别要畏自己的工作是否经得起人民群众检验,坚持以人民满意为工作的唯一标准,尽忠尽职,鞠躬尽瘁;要畏自己的作风是否经得起人民群众监督,做到清清白白干事、干干净净做人;要畏自己的政绩是否经得起人民群众评说,多做打基础、利长远、重民生的好事,用造福人民的发展成效树立历史的丰碑和人民的好口碑。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心系人民鱼得水,背离人民树断根”,只要我们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重的位置,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作风上深入群众,在工作上依靠群众,在生活上关心群众,只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我们相信中国共产党这棵大树一定会枝繁叶茂、生机蓬勃,一定会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