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都是我的第二故乡,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工作快九年了,我全部的情感已经深深融进这片丰沃的热土。而每一次的基层调研,都让我“近乡情怯”。
这天下午,我赶到了花陇村村部,参加村组干部及部分群众代表座谈会。交流很热烈,大家讨论了村里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经过整理归纳,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环境,村庄脏、乱、差,中心河河道淤泥严重,需要疏浚,河面杂草太多,需要保洁;二是道路,花陇村没有一条连接231省道的接线道路,村民将祖坟迁到了村公墓陵,但到公墓陵没有像样的路;三是农机保障,农田机械灌溉耗时费力,期盼改由电力灌溉;四是教育,小学教室拥挤,一年级一个班平均近70人。
加快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是缩小城乡差距,推进统筹发展最现实、最有效的抓手。我区连年实施省农村“五件实事”工程,大大缓解了农村交通闭塞、农民出行难、农副产品销售难问题。但在花陇村以及其它村庄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末梢“500米”使“通达工程”仍“通”而不“达”。同时,群众代表提出的河道疏浚、河面保洁、村庄整治、亮化等问题,客观反映了富裕起来的农民对环境意识的觉醒。
不知不觉到了吃晚饭的时间。这次驻村的“房东”是年近七旬的范存和。四个小菜,柴灶烧的米饭格外的香。我们边吃边聊。范老告诉我,他三个儿子如今都在城里做生意,在盐城买了房子,常叫他到城里住。他直说住不惯。由人及己,我很早生活工作在靠海的射阳,今夜在大纵湖畔,想到的不仅是眼前,更有渐行渐远的故乡。故乡如诗,牵系着我们一生的命运。而精神上的出发点与事业上的奋斗地之间,那份乡愁会成为一个人终生的行囊。
翌晨,凝眸远方,看着太阳一点一点从东方升起,那份感动油然而生,心境豁然开朗。
在随后的与三官村班子成员的座谈会上,村支书吕汉书说,农家乐项目,三官村拆迁了28户,七星农场项目拆迁了16户,步湖路拓宽改造拆迁了12户,总计56户的拆迁任务只花了两个月时间就基本结束;七星农场土地流转2000多亩,用了短短3个月时间;搬迁700多座坟墓只花了4天时间。
听了吕书记的话,我很欣慰,区委、区政府一直在致力推动的城乡统筹项目,如今在三官村已变成了老百姓的自觉行动。这些在城市被认为是“天下第一难”的拆迁工作,除了拆迁政策透明、补偿标准统一外,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老百姓看到了这些城乡统筹项目的前景,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是真心实意的支持!
党的十八大会议上,胡锦涛在报告中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说一尺不如行一寸,百姓看的是行动。我们要想“接地气”,必须要用双脚走近群众,驻村住户。要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身同更要心同,才能建立起真挚的感情,群众才会倾诉真实的声音,我们才能掌握真实的民情,找到符合民情民意的富民政策、发展之道。□
(作者系盐城市政协副主席、中共盐都区委书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