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昆山经验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2-12-14     稿件来源:《群众》杂志     作者:中国政研会 中宣部政研所课题组    

  【编者按】人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影响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功能,筑牢思想基础。昆山作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排头兵,积极开展相关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积累了宝贵经验。中国政研会联合江苏省政研会组成“发达地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课题组,到昆山开展实地调研,完成《昆山市在现代化进程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案例研究报告》。本刊选摘其精彩内容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作为发达地区之一的昆山市,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灵魂工程”和“生命工程”,积极开展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全力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发达地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昆山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成功经验

  践行地方特色价值观,发挥城市精神引领作用。提炼形成并切实践行具有地方特色的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具体化、大众化,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重要内容。昆山市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总体要求与昆山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昆山特色价值观,积极倡导昆山城市精神和新昆山精神,使之成为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精神纽带。调查显示,94.3%的昆山市民认为,昆山特色价值观在推进昆山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作用。通过倡导昆山特色核心价值观、弘扬城市精神,引导干部群众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以思想不断解放推动事业持续发展,成为昆山市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经验。

  坚持改革创新,激发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与活力。一是在理念创新上下功夫。昆山市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理念先行,不断更新思想政治工作理念。调查数据显示,75.9%的昆山市民认为“服务意识增强”是近年来昆山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发生的主要变化,居第一位。二是在平台创新上下功夫。积极运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搭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平台。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了BBS论坛、微博客等阵地,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深人开展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和技术支持。三是在载体创新上下功夫。把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基层文化设施,举办文化活动,提升广大市民的思想素质和文化修养。每年都编排对市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小戏小品,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发挥人民群众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人民群众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一是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作用。昆山市在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每开展一项思想政治工作,每推进一项主题活动,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主体,做到让群众自始至终参与其中。二是发挥志愿者队伍的重要作用。在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中,坚持志愿服务与实现个人发展相统一,让市民在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三是选树群众熟悉认可的身边典型。昆山市注重从群众中选树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带动群众。在做好全国、全省、全市典型培育的同时,鼓励各企业培养选树本单位的先进典型。

  强化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社会合力。近年来,昆山市委市政府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各级党政部门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的大局意识和荣辱与共的思想,凝心聚力、协同配合,形成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合力。昆山市委组织部履行党建部门牵头责任,积极构建和完善由党建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共同负责、各镇(区)全力推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领导机制,努力形成在工作上相互促进,在效果上相得益彰,运转顺畅、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昆山市机关党工委在市级机关基层党组织中全面开展创建机关服务品牌活动,通过创建活动带动机关工作人员思想的转变,促进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改善,优化政务环境、提升昆山市政府机关的服务水平,成为昆山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昆山沪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把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和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融合起来,做到与外商情相融、与员工心相通、与企业利相合,“融和工作法”已成为江苏省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范例。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昆山市基本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分工协作、各部门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

  采取切实措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一是注重舆情信息收集和社会思想动态的科学分析。坚持群众思想动态分析制度,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前瞻性研究,加强信息采集,把握思想动态,定期发布舆情通报,为领导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加强民情民意调查和舆论情况的分析研究,把握带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超前化解各类矛盾。对问题较多、矛盾集中的地方,坚持定期走访、回访,找准问题根源所在,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消灭于萌芽状态。二是不断增加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知识含量,强化服务功能。昆山市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过程中,积极吸收借鉴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知识含量,更好地服务、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三是建立健全科学的思想政治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完善考评激励机制。2011年,昆山市发布了《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工作从立项、过程跟踪、成果评估到目标激励整个流程的科学化。同时,健全考核评估机制,坚持日常考核与定期考核、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有机结合,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规范化。通过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激励机制,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机统一起来,充分调动起全社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昆山市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启示

  重在发挥党和政府的主导作用。昆山市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最突出的特点是强化组织领导、坚持有序开展,注重发挥党和政府的主导作用,明确全党全社会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思路,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思考问题,为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提供科学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注重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重塑党在基层的组织网络,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重在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意识,鼓励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实行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建立起经常性的研究制度和责任制度;注重调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主动承担起理论宣讲、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责。同时,加大各级政府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经济和行政支持力度,整合企业、学校、社区现有资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物质保障和政策支持。昆山市的实践证明,做好新形势下发达地区思想政治工作,党和政府必须发挥“中枢和神经”作用,这是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

  重在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化网络系统。随着城乡社会结构和社会群体构成的发展变化,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系统,成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昆山市在建立各级党和政府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体系的同时,健全和完善了覆盖城乡的市、镇(区)、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形成了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五分钟文化圈”的服务格局;构建了由各行业部门和市属医疗卫生单位心理门诊或心理咨询中心,各开发区、镇心理咨询站,各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室构成的三级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体系,扩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覆盖面,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综合效能。昆山市的实践证明,建立覆盖全社会的思想政治工作服务网络,消除思想政治工作的“盲区”和“空白点”,扩大覆盖面、增强渗透力,是做好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程。

  重在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品牌效应。昆山市以“开放、融合、创新、卓越”为核心的城市精神、以“共谋科学发展,同创昆山之路;共建和谐家园,同享全面小康”的昆山特色价值观,以“敢于争第一,勇于创唯一”的新昆山精神,打造昆山市思想政治工作品牌。同时,还通过党政机关“诚信服务月”活动,全力打造“诚信昆山”品牌;创立农村思想道德“三评三讲”、“道德讲堂”、“道德议事厅”,未成年人思想政治教育“鹿城校园故事会”,“感动昆山”道德模范人物等一批思想政治工作品牌。通过培育宣传推广品牌,使思想政治工作变“无形”为“有形”,发挥了独特的品牌效应。昆山市的实践证明,做好发达地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有品牌意识,发挥品牌效应,只有出精品、创品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品牌魅力,才能在群众中产生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才能树立起思想政治工作的全新形象。

  重在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和精神文化需求。昆山市针对当前发达地区社会结构复杂化、就业形式多样化、人口流动常态化的实际,注重对不同社会群体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思想政治工作。针对发达地区非公有制企业众多的特点,充分发挥台资、外资、民资企业等新经济组织的作用,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针对发达地区人口流动性大的实际,重点抓好外来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大对外来民工、流动人口的帮扶、教育、引导和管理;针对城市发展加速、生活压力加大的现状,重点做好个体工商业者、下岗职工、离退休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将体制外的利益诉求吸纳到体制内有序释放,实现群众利益表达的制度化,增强不同社会群体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接受度和认可度。昆山市的实践证明,做好发达地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兼顾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大众认同、大众参与、大众成就、大众共享,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观点链接:

 

昆山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三个基本特征

辛向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昆山的经验是适应现代化发展规律的好做法。昆山现代化发展始终走在全国最前列,但从来没有出现过社会矛盾激化、现代化进程受阻的现象。究其原因,就是使思想政治工作成为了“灵魂工程”和“生命工程”,让资本所得与劳动所得相互促进。

昆山的经验是促进社会诚信的巧办法。诚信的最根本基础就是理想、信念和信仰。昆山通过城市精神塑造工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措施的实施已经或者正在形成一个诚信的昆山。诚信昆山来自于政府诚信。因为一个社会要有理想,政府每一个承诺的实现都会为个人理想的实现创造条件,因此,公民就愿意守信、践诺。

   昆山的经验是促进改革开放的妙办法。通过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有效避免改革开放进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复杂问题,使改革开放能够更加顺利地发展。

 

发达地区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形势

范朝礼(江苏省委研究室原副主任)

   昆山等先进发达地区之所以在区域发展上能够始终立于时代潮头、走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列,一条普遍经验是:善于发现机遇,勇于抢抓机遇,充分利用机遇。这些机遇包括:各级领导越来越重视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经济实力较为雄厚,全民素质整体提高。

   与此同时,社会建设相对滞后、贫富差距扩大新情况也带来了挑战。为此,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从本地实际出发。其次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中。再次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形式、内容,让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全民实践。

 

以文化软实力夯实现代化的思想政治基础

方世南(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正如著名画家陈逸飞所说,昆山是一把双面折扇,一面是经济之风,一面是文化之风。昆山注重经济和文化的交融,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历程,表现出从自发到自觉,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

   昆山的发展经历了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由农转工;90年代的经济发展由内转外;21世纪初期的由分散转向集聚;进而进入昆山制造向昆山创造的转变,强调自主创新,注重自主知识产权;现如今,昆山正由吸纳型的现代化向辐射型现代化转变,最终将达到昆山经济和文化价值观的对外输出阶段。从五个不同时期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出,推动昆山之路不断发展,靠的就是在强大的集体意识内核下的伟大的共同体精神,这种文化软实力转化为昆山不断创业和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