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特律现象给我们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3-07-01     作者:顾晓芳    

底特律位于美国西部底特律河畔。1903年,这里产生了第一家大规模汽车制造厂,1914年又上了第一条汽车生产线。自此,这座城市逐步成为闻名全球的汽车制造中心,云集了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家世界顶尖级汽车巨头。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全世界95%的汽车产自美国,而美国汽车产量的80%来自底特律。但进入60年代后,这座全美五富之一的城市开始逆转,一路下行40余年。去年底今年春,底特律爆发了财政危机,房价跌到1美元1平方米。直至目前,仍未走出困境。

  底特律从当年的繁荣之城变成今天的“危机之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至少有几个方面值得深思。一是路径依赖形成惰性思维,过于依赖汽车制造业,结构单一,从政府到企业再到个人形成了某种惰性,不主动求变。二是利益集团捆绑错失机遇。在底特律,长期来有一张地方政府、各种协会和企业集团结成的利益关系网,这张利益关系网为维护现存格局,特别偏爱既有产业,反对向其它行业转变,极大地阻碍了经济转型升级。当日韩汽车产业崛起并向其发起挑战时,难免遭受重创。三是人才缺乏导致创新乏力。由于种族歧视现象比较普遍,外流了不少管理人才,给汽车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带来了不利影响。 

  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问题上,底特律现象启示我们: 

  ——政府调控和市场配置须有效联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当前的产业转型升级、城市转型发展中,我们需要更好地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切实担负起引导和推动的职责,有力有效地介入产业转型升级,以积极的政策性举措逐步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在市场发挥作用的“部位”,则应健全和完善有效机制,以充分的市场竞争去推进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健康成长。 

  ——产业转型升级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须有效联动。和同样依赖制造业的芝加哥对比,底特律汽车产业转型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芝加哥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发展培育金融、法律、咨询、物流等服务业,过去的支柱产业——制造业,目前只占经济总量的10%左右,市场外部环境变化对它的影响微乎其微。这几年,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多项指标均居于全国前列,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成为产业转型升级新的动力源。底特律现象告诉我们,新兴制造业的大发展,必须有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跟进。要以制造业需求为导向,出台相关政策扶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通过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信息、科技、商贸等,最大限度整合资源,降低制造业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招才引智和企业创新须有效联动。人才是一个地方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是一个企业不断创新发展的源泉。底特律汽车市场份额之所以逐步被日韩车企“吞噬”,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高层次人才不足,科学决策和规划以及自主创新跟不上。近年来,我省深入实施培养科技领军人才的“333工程”,在全国率先提出“人才强省”的口号,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建设美丽江苏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但苏南有的地方光伏产业由于盲目投资、多晶硅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处境困难说明,企业不仅需要高层次的领军人才,同样也需要具有世界眼光、前瞻高远的战略人才。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发展和新突破,恰恰需要找对地方与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点”和“振动点”,让各种人才优势协同产生“晕轮效应”和“蝴蝶效应”。唯有如此,方能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方能从根本上提升产业转型升级的质量。□ 

  (作者系清河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