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创新中推进廉洁政治建设

发布时间:2013-07-01     作者:孙跃先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党要“反对消极腐败、建设廉洁政治”。这是我们党对反腐倡廉建设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近年来,邳州市纪委、监察局紧紧围绕邳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惩防体系”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八项工程”,扎实开展“两个习惯”主题实践活动,全力推进廉洁政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惩腐亮剑:严查案件促发展 

  突出查办领导干部腐败案件,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开展“清淤行动”,严肃查办党政领导干部贪污腐败,极大震慑了腐败分子。2011年,市纪委对市人民医院原院长李某某违纪问题立案调查。该案的成功查办,为国家挽回2000多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广大群众无不拍手称快,许多网民纷纷在各大网站、论坛留言,把市纪委查办腐败的行为称之为“清淤行动”。该案也被徐州市纪委评为2011年度五个精品案件之首。2010年以来,先后查办了运河镇原党委书记王某某、燕子埠镇原党委书记汪某某等40名科级干部腐败案件。 

  严肃查办中层干部腐败案件,有效破解“中梗阻”。中层干部作为部门单位的中坚力量,手中握有一定权力,他们廉洁与否直接影响机关的服务效能和政府形象。市纪委根据群众举报,立案查处了审计局原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科三任科长龚某某、窦某某、张某某权钱交易窝案,在中层干部中产生了极大震动。自2011年以来,市纪委共立案查处中层干部37名,“中梗阻”现象明显减少。同时,对“中梗阻”现象进行深入剖析,形成意见建议上报市委、市政府,构建了防范“中梗阻”现象的长效机制。 

  大力查办村级干部腐败案件,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近几年,一些村级干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与民争利,民愤较大,影响了经济发展和基层社会稳定。2010年5月12日,市纪委对违法建设最为猖獗的运河镇庄场居委会进行调查,还查处了运河镇原党委副书记李某、原控建办主任李某某的违纪违法行为。广大干部群众看到了市委、市政府禁建的决心,违建现象迅速得到控制。2010年以来,市纪委立案查处了村级干部腐败案件145件,有效化解了群众怨气,维护了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 

  转变作风:风清气正护民生 

  转变干部作风,服务民生。针对党风政风和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市委、市政府连续三年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以“抓党风抓政风,树正气树形象”为内容的“两抓两树”作风集中整顿活动。制定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十项规定,开展了“三带三民三查”、“千名干部下基层、万名党员手拉手”活动,1000多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和后备干部,深入到490个村(居),走访群众3572户,排查和发现问题1397个,解决问题632个,赢得了基层群众的广泛认可。 

  开展纠风治乱,维护民生。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上学难”、“看病贵”等热点问题,开展“三查三减”活动。一查教育收费,减轻家长负担。牵头财政、物价、教育等部门组成巡查组,清退违规收费13.74万元,成功创建为省教育收费“示范市”。二查医疗收费,减轻患者负担。对全市342所医院(卫生室)的降价药品、招标采购药品、药品加价率等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巡查,严查私立项目、提高标准、扩大范围和重复收费等行为。三查涉农收费,减轻农民负担。对农村集贸市场收费、粮种直补、救灾救济等支农惠农款物发放情况进行专项巡查,有效维护了农民利益。 

  优化发展环境,保障民生。着力打造全省一流发展环境,为发展民生提供经济支撑。2010年10月,专门成立了软环境治理办公室,通过严肃查处“四强”、“三乱”现象,有力地打击了各种破坏发展环境行为。开展评选“十佳科室”、“十个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典型案例”活动,出台了勤廉问责办法,对政府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现象进行专项整治,收到了明显成效。 

  教育引导:正本清源筑防线 

  开展主题教育,增强教育影响力。开展“两个习惯”教育活动,组建宣传团,做到党纪条规经常讲、发案单位专题讲、典型案例深入讲,教育党员干部明纪知法。在电视台和市内电子屏,滚动播出廉政公益广告及“两个习惯”内容,扩大了教育知晓度。在电视台开辟了“‘两个习惯’大家谈”专栏,组织领导干部走进直播间,畅谈对“两个习惯”的认识,促进了党员干部自觉养成“习惯在监督的环境下工作、习惯在法制的轨道上用权”的良好作风。 

  依托三大基地,增强教育感染力。依托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建成一批红色教育基地,先后组织近万名党员干部祭扫革命先烈、进行廉政谈话、重温入党誓词。依托警示教育基地,开展集中警示教育。在法院建立法纪教育基地,在看守所建立警示教育基地,增强法纪意识。依托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基地,开展廉洁从业教育。与检察院联合建立了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基地,通过图片展板、实物展示、影像播放等形式,提醒干部职工廉洁守法。 

  开展正反对比教育,增强教育说服力。以案施教,开展警示教育。2010年以来,先后制作了《清淤行动》、《从法官到囚徒》等10部警示教育片,召开了四次全市党员干部警示教育大会,组织基层党员干部分片集中观看教育片一百多场次,受教育党员干部5万余人次。选树典型,营造崇廉风尚。坚持选树勤政为民、廉洁奉献的优秀党员干部,利用电视、报纸、杂志大力宣传勤廉人物先进事迹。 

  监督制约:阳光透明防腐败 

  问政于民——市委常委会走基层。市委常委会从“政府大院”搬到“基层一线”,开到镇村组;从听汇报到实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基层“面对面”,与百姓“零距离”。邀请镇村班子成员和党员群众代表列席,广泛听取采纳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意见,查找发展中的问题,解决基层群众困难,使决策更民主,让人民群众成为党政权力运行的见证者、参与者。市四套班子领导,选择村情最复杂、干群矛盾最尖锐、经济发展最落后的村组,到农户家中驻点调研,面对面倾听群众呼声。 

  权力公开——在全国率先开通县级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系统。2012年4月,我市在全国县级率先开通启用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系统,建成了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职权和便民服务网上公开透明运行、行政服务、法制监督、电子监察及“12345”政府服务热线“六位一体”的综合性电子政务平台,探索了一条推进政府行政权力运行方式变革的有效路径。开通了“书记市长网上直通车”,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各镇、各部门单位“一把手”实名注册,回复网民反映问题。运行两年来,点击量已超过100万次,反映有效问题2800多件,回复和解决率达95%,一大批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推动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3032项行政权力、信息公开和便民服务事项全部实行网上公开。建成市镇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到查询、申报等服务事项。 

  “四权”建设——深化村级党风廉政建设。为规范村级权力运行,强化对村干部的监督制约,我市创新开展以“党支部决策权、村代会决定权、村委会执行权、群众监督权”为主要内容的村级“四权”建设。自2012年开展这项工作以来,共清理村组集体资产3488万元,化解村级债务252万元,解决各类农民就业问题268个,协调创业贷款8500多万元。“四权”制度实施以来,实现了村务决策权由村干部行使向村民集体行使的转变,有效预防村级干部腐败案件的发生,群众对村“两委”班子满意度达到90%以上。□ 

  (作者系中共邳州市委常委、纪委书记)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